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守岛民兵胆子大:电闪雷鸣中爬上灯塔顶抢修

2016年05月11日 09:10 来源:中国国防报 参与互动 

  立夏的清晨,烟台崆峒岛的天刚蒙蒙亮,在小岛的最东头,一座青砖瓦房围起的小院里,57岁的崆峒岛民兵胡荣福已经起床,迈过62级台阶,登上近20米高的灯塔,检修塔灯、升起国旗、擦拭玻璃罩……

  1987年5月,胡荣福成为崆峒岛“守塔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胡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动作,这一守就是半辈子。

  老胡告诉记者,岛上有两座灯塔。1866年,英国人福莱尔在崆峒岛修建了第一座灯塔,为的是引导英国军舰入侵中国,这灯塔见证着弱国积贫被人辱的历史。

  150年过去,与旧灯塔相隔30米处已立起一座新灯塔,新老两座崆峒岛灯塔一起为进出烟台芝罘湾的船只指引航道。

  灯塔,对于海上航行的人极其重要,所有的军舰、民船进出烟台港要依赖它,空中民航、军机夜训也要依靠它。

  1978年,胡荣福应征入伍,成为北海舰队一名海军战士,服役的连队就驻扎在小岛上。由于人员少、生活艰苦,驻岛海军和陆军官兵一起开伙,共同承担保卫海岛的任务。

  “我们一家三代都当过兵,父亲是陆军,我是海军,我的儿子曾服役空军,我们都以为祖国站岗为荣。”老胡自豪地说。

  刚来到岛上,住的都是清一色的海草房,没有通电,只能靠柴油发电机发电,条件艰苦,年轻的民兵忍受不了寂寞,选择了离开,唯独胡荣福坚持到现在。

  和老胡一起来到岛上的,还有老胡的爱人和8个月大的孩子。“老胡这身子骨这么硬朗,都是当兵时候练出来的。”在灯塔旁的一间小屋里,老胡的爱人对记者说,老胡每天作息很有规律,早晨5点起床,晚7点准时打开电视收看新闻联播,9点睡觉。如今,老胡的儿子也退伍了,成为一名交通警察。

  有人说,老胡家庭幸福,儿子事业有成,可以安心地退休了。可老胡不这么想,他早已和这两座塔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还要继续守下去。灯塔依然耸立在岛上,可胡荣福却老了。

  攀谈间,老胡回忆起16年前的一桩往事。那是深秋的一个晚上,崆峒岛风雨交加,一道闪电劈过半空,灯塔突然断电。塔灯没电可是一件要命的事啊,正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船只没有了灯塔的指引,就好比失去了“眼睛”,极易造成航海事故。

  按照预案,市电断停后应立即启用柴油机发电,电输送到了灯塔,但塔灯仍然没能亮起来。此刻的老胡焦急万分。黑夜里,灯塔上空尽是一道道闪电,起初也让老胡有些胆怯。但他同时也清楚,海上有无数的目光正期待着塔灯赶快亮起来。

  风雨中,老胡肩挂检修工具包,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拿着手电,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攀爬,当攀爬到第40多级台阶时,右脚不小心滑了一下,整个身子前倾摔倒在台阶上,右膝和额头也被台阶棱角磕着,但他顾不得那么多,爬起来继续往塔顶爬去。爬到塔顶后,经过一番检测、维修、换件,塔灯终于亮了。

  有人说,老胡胆子真大,在电闪雷鸣的塔顶作业是件极其危险的事。但老胡却说,他当时想到的是肩上那份责任和海上期盼的目光。(许崇好 宋传洲 本报特约记者 贾玉省)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