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空军飞行骨干赴民航“取经” 凭感觉飞险致事故

2016年08月16日 08:40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实战之“风”淬炼铁打翅膀

  ——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探索战斗力生成模式新闻调查

  ■王大德 本报特约记者 胡晓宇

  该师部队组织大场次飞行训练。本报特约记者 刘应华摄

  雪域高原,多架直升机翱翔演兵场;西北戈壁,新型运输机远程奔袭、实装空投……盛夏,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实战化训练如火如荼进行中。

  边扩编发展,边改装新机,边实战练兵……近年来,该师迎难而上,赶超跨越,高质量完成了科研试飞、抢险救灾、体系对抗、陆空联演等数十项重大任务。日前,记者探访这个航空兵师,追踪他们以科学务实精神扎实提升核心军事能力的航迹。

  从驾驶到驾驭,一字之差,“差”的是理念

  “供油泵?”“接通!”

  “限动电门?”“解除!”

  这是一个寻常的飞行日。起飞前,机长陈馨与空中机械师郭猛,正一问一答协同“念单”。

  所谓“念单”,是机组成员在飞行前,对照标准操作卡片,对各操作电门和按钮协同开展的检查、复查过程。这是该师针对多成员飞机特点,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机组资源管理理念,有效保证飞行安全和提升飞行训练质量的一大实招。

  “对机组资源管理的科学探索,并非跟风而为,也不是一时兴起。”该师某团组建初期,两架运输机进行夜间编队飞行,机组成员在地面进行左右舵换座时,因协同配合不够,险些造成一起地面事故。

  问题倒追,该师领导发现,个别飞行员技术虽好,但靠经验操作、凭感觉飞行的现象仍然存在,加之机组成员相互提醒不够,导致协同不默契。

  “个人技术是驾驶飞机的水平,而机组资源管理追求的是驾驭飞机的境界。”师党委“一班人”讨论分析:“机组资源管理强调的恰是加强机组人员沟通和团队合作,扼制问题苗头。”

  “从驾驶到驾驭,一字之差,‘差’的是理念。”他们深思熟虑后达成共识:新单位组建了,新装备列装了,不更新观念,无异于“穿新鞋走老路”。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他们组织师机关和飞行骨干先后5次赴兄弟部队、民航公司“取经”。其后,结合部队机型特点借鉴融合,7套机组资源管理训练制度和规范相继出台,实现了飞行程序、方法和口令的统一。

  记者在飞行准备现场看到,各机组成员按照飞行中各自职责,对存在疑问和飞行中关键环节相互提问,指挥员则不停提醒和规范机组成员间的标准化用语……

  “这是我们每次飞行前的必备程序。严格的管理模式,与飞行安全和飞行品质同等重要。”飞行员杨阳深有感触地说。

  “渔”的方法更新,“授”也要同步发展

  4个宽大的显示屏,清晰呈现着飞机空中姿态,起飞——降落,一个完整的飞行过程漂亮完成!该师某团飞行模拟室,飞行员们正娴熟操控着飞行模拟训练系统,进行空运飞行全程训练。

  “这套模拟系统,对我师装备的各类机型,均可以实现仿真起降、飞行和指挥训练,对于提升改装新飞行员实装操控能力,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谈及信息化建设给部队带来的好处,该师参谋长梁瑞增说。

  回望当初,该团接装国产某新型运输机,因带教教员和改装人员数量悬殊,“僧多粥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装进度,成为制约战斗力提升的“瓶颈”。

  “改装了新装备,飞行训练也要探索创新。‘渔’的方法更新,‘授’也要同步发展。”该师说干就干,借鉴科研院所相关成果,组织力量攻关研究,研发建起一套仿真飞行模拟器。新飞行员无需上飞机,便可在地面系统反复锤炼飞行基本程序、熟悉基本操作规程,缩短了战斗力生成周期。

  “教与学、练与战实现无缝链接。”去年夏天,上级对该师进行考核。该师机群拂晓出航,实现了首次大规模机动前推、首次成建制远程投送等突破,部队快速反应能力得到检验淬火,受到上级机关高度肯定。

  “对表”战场,风和日丽练不出硬功夫

  盛夏,西北戈壁某机场上空,电波交织密布。

  该师某团运输机机群,刚一升空便遭到强电磁干扰袭击,通信、导航等重要电子设备失灵,机群立刻陷入被动境地。

  紧要关头,各机组成员根据平日训练积累的战法,精心协同、密切配合,驾驭飞机成功突破“敌”电磁封锁……

  “这是我们瞄准核心军事能力提升,扎实开展实战化训练带来的收获。”师长陈钢告诉记者,近年来,部队上高原、赴沿海、涉戈壁,圆满完成了空运协转、实兵演习等任务。然而,一个弱项始终在他心中挥之不去——

  每次运送任务部队归航,兄弟部队官兵言谈间流露的复杂电磁干扰体验,让他警醒:未来实战条件下作战任务,必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遂行,运输机部队急需补上这个重要“课程”。

  “新的实战需求,就是创新节点。”他们主动作为,将平时飞行训练“对表”战时需求,瞄准未来战场电磁干扰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某基地多年担负空军体系对抗演练任务,设置复杂电磁环境经验丰富。师领导主动“求战”,派出10余名骨干驾机深入大漠“虎穴”,借势强能练技艺。学成归来,该师展开普训,组织多型运输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中进行空中投送训练,历练遂行任务的能力。

  “短板越来越少,战法越来越多,打赢底气越来越足。”回望一次次深入“虎穴”的训练,该师领导感触良多。

  前不久,高原高寒地区陆空联合演练打响,该师协同陆军某特战旅实施实兵实装伞降任务。在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员驾机冲破电磁“迷雾”干扰,利用平日练就的硬功,一次性将地面陆战群送达目标地域,部队空运能力在实战硝烟中进一步提升。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