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军民一体化维修保障模式 让“趴窝”装备快速恢复战斗力

2018年10月24日 15:21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 

  军民一体化维修保障模式 让“趴窝”装备快速恢复战斗力

  军民融合

  近日举行的一场跨昼夜实弹射击演练中,某新型战车突然“趴窝”,新疆军区某炮兵团修理技师胡斌带着2名技术骨干迅速前出排障,然而20多分钟过去了,技术人员却迟迟找不到故障“穴位”。“开启远程诊断系统,请求专家技术支援!”紧急关头,该团邀请厂方专家视频连线指导现场抢修,不到30分钟故障顺利排除。

  今年5月份,某装备生产厂家来团开展装备定期巡诊服务,双方共建的远程诊断保障模式初见成效。该团保障处处长王建新介绍,这次“趴窝”装备之所以能够很快重新投入战斗,得益于他们通过探索实践形成的军民一体化维修保障模式,通过部队需求和企业供应实现无缝对接,有效大幅度缩短了装备维修时间。前些年,部分新装备陆续列装该团,这些武器装备科技含量较高,很多故障非专业维修人员很难排除。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装备由于配发时间久远,厂家早已停产多年,一些零部件和维修器材补充困难,装备之间的“代差”给维修保障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

  企业具有充分的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部队则能够提供实践平台,只有融合才能更快形成战斗力。为此,该团按照信息共享、资源互补、深度融合的思路,构建了装备厂家、军选民企业和部队“三位一体”装备保障体系,探索出一条军民融合新路子。该团通过积极协调,与装备生产厂家达成协议,厂家采取上门服务,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进行教学,团里则依托上级填报需求,每年定期选送技术学员参与培训实践,全程跟随执行维修任务。

  谈及人才培养方式带来的变化,反坦克营驾驶员四级军士长殷鹏最有发言权。“新装备列装之初,作为第一批参加火炮驾驶培训人员,殷鹏逐渐成为连队装备维修‘大拿’,由于连队保障队伍能力偏弱,一有大项任务保障都离不开他,休假常常一推再推。”殷鹏表示,如今情形则完全不同,很少再面临“离不开”的尴尬。

  在“融”上下功夫,在“合”上使长劲。借助军选民企业资源和技术优势,建立起应急保障通联机制,吸收驻地维修企业人员参与装备维修工作,使其熟悉装备性能,掌握维修工艺流程和相关保障程序,一旦战时需要,随时方便调用维修力量,军民融合“融”出了新方向。

  (本版图片除标注外来源于网络)

【编辑:左盛丹】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