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页岩总统”吊唁“石油国王”:为美页岩企业求情?

2015年01月26日 07:58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 

  为迎接美国总统奥巴马27日的到来,600名清洁工将印度泰姬陵打扫一新。但现在看来,他们应该是白忙活了。奥巴马决定缩短访问印度的行程,在27日前往沙特阿拉伯吊唁刚刚故去的国王阿卜杜拉并与新国王萨勒曼会晤。沙特对美国和奥巴马本人意味着什么,令他如此按捺不住,放弃在“打扫一新”的景点放松身心,突然决定去这个沙漠国家访问呢?毫无疑问,总统级的访问有助于美国与其中东最大的政治盟友密切关系,但也有分析认为,在沙特打压油价的策略下,美国页岩企业接连破产,奥巴马希望说服对方减产以平衡油价。

  为页岩企业求情?

  油价“跌跌不休”,美国的页岩企业已经撑不住了。

  必和必拓21日发表声明称,将把正在使用的页岩油钻井数量从26座削减至16座,并削减今年原本40亿美元的页岩油开采预算。道达尔则表示,因近期油价暴跌,将削减美国页岩油气的生产开支。本月,得克萨斯州的WBH能源公司宣布破产,系美国首家页岩油企业破产。

  据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在美国页岩革命的一大中心——北达科他州,1/3页岩油生产片区的盈亏平衡价格已经远远高于油价。这意味着这些片区的企业已经无利可图,将被迫减产。

  页岩企业的破产意味着美国的 “能源独立”战略受到重大挑战。这一战略源自尼克松时代。奥巴马在上台后推出包括“开放近海油气资源”等一系列政策推动其进展。能源独立战略被视为有助于美国增强经济独立和国家安全,也被外界解读为奥巴马从中东撤军的必要配合。

  这一切都是拜国际油价不断下跌所赐。去年1月油价还在每桶90美元以上,现在已经跌到了47美元。

  但国际石油定价权的执牛耳者——以沙特为首的OPEC仍坚持不减产。去年11月底的OPEC部长级会议决定,将石油日产量保持在3000万桶水平不变。

  在此背景下,奥巴马前赴全球第二大石油生产国、OPEC掌舵者沙特访问,被打上了强烈的能源外交色彩。奥巴马访问沙特,为页岩革命求情的说法应运而生。

  低油价利好美经济复苏

  不过,“求情说”存在漏洞。因为奥巴马不仅“乐见”低油价给国内经济复苏带来的重大利好,同时也欢迎油价低迷给美国的地缘政治对手们造成重创。

  首先,奥巴马政府认可低油价促进美国经济复苏的事实。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称,油价下跌平均令每个美国家庭每年省下了750美元的支出。能源支出下降使美国家庭可以增加其他商品的消费,从而有利于刺激美国经济增长。

  有报告指出,油价下跌给美国消费者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原油生产商的损失。美国在油气生产的投资占GDP比重不到1%,但消费者支出占到近七成。国际油价每下跌10美元,将助美国GDP增加大约0.25个百分点。

  奥巴马上一次访问沙特是在去年4月。当时克里米亚刚刚并入俄罗斯,后者大幅提升了输入乌克兰天然气价格,索罗斯则建议美国应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压低油价,以惩罚俄罗斯。当时那场访问被打上了“美沙尝试联手打压油价”的印记。几个月后,油价开始剧烈下行,一直到现在。

  低油价打击共同外交对手

  同时,油价大跌也令美国的“宿敌们”困窘异常。有媒体称,不费一兵一卒,敌手一个个倒下。

  由于石油产业在经济结构和财政收入中占很大比重,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伊朗目前都陷于物价急剧升高、汇率大幅贬值、财政收入缩水、经济陷入衰退的困境。这些国家都是全球最主要的两大产油国美国和沙特的共同对手,阴谋论者得出结论,这是美沙两国在刻意打压油价。

  然而,沙特的石油生产对内由政府部门高度控制,对外受到OPEC政策的制约,而美国的页岩企业则是自由市场中的逐利者,绝非奥巴马外交政策的走卒,并非利益共同体。与其说美沙联合打压油价对付政治敌手,不如说是沙特的单边行动得到了美国的赞同。至于美国是否鼓动沙特采取这一政策,则没有可靠证据。

  沙特已经向世界表明了打压油价的坚定决心,不仅是已故国王阿卜杜拉和石油部长欧那密,新国王萨勒曼也是如此。萨勒曼本月初发表演讲时说,在应对石油市场新变化的时候,沙特将会坚持现有的石油政策。

  在此次临时决定访问沙特时,奥巴马想必已决定了如何做出这一艰难平衡:保持沉默意味着本国的能源独立战略要推迟时间,游说对方减产等于是为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伊朗“说情”,更何况后者还需要经过对方的同意。

  可以想见,当奥巴马临时决定访问沙特时,他可能已经明白两者不能得兼。奥巴马会以何者为先,请拭目以待。

  北京商报记者 韩哲 赵毅波/文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