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2042年中国老年人口比将超30% 传统养老模式弱化

2011年09月01日 10:51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42年中国老年人口比将超30%传统养老模式弱化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国是聚焦

  老有所养怎么养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实施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15年来,首次进行执法检查。

  中国正在老龄化的道路上加速前进。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组预测,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25年达到3亿,到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

  “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人家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的时候才进入老龄社会。我们现在是‘未富先老’,GDP人均才4000美元。”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表示。

  特殊的国情,使得以家庭为中心的传统养老模式正在弱化,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聚焦于方兴未艾的养老服务业上。这也是此次执法检查重点关注的问题。然而,执法检查发现,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正遭遇着政策扶持、人才储备、行业监管等多重瓶颈的制约。怎样才能打破瓶颈,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

  政策扶持需要真金白银

  6月下旬,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执法检查组来到云南昆明,考察了该市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个具有半公益性质的服务中心由昆明市老年服务行业协会与一家企业共同出资建立,在社区开展多项养老服务,深受社区老年人欢迎。

  带队检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说:“现阶段更多的老年人还是要居家养老。但是现在的居家养老概念已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它是借助社会力量的一种社区服务。”

  放眼全国,昆明这样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毕竟只是少数。供需矛盾突出,是整个养老服务业面临的现状。执法检查发现,在一些省份,建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城市社区比例不足30%,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公共场所较少,现有的活动场所设施落后。与“十五”末期相比,虽然目前全国各类养老机构的床位大幅增长至314万张,但依然只占老年人口的1.8%,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

  养老服务业属于微利行业,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缓慢。即使运营得较好的如昆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也面临着压力。“我们这个中心一次性投入200万元建设场地,每年还有五六十万元的运营费用。由于微利运行,场地租金是最大的负担。”该中心主任徐丽萍说。

  尽管国家对养老机构在土地、税收、用水、用电等方面出台了一些优惠扶持政策,但由于认识不到位,加上一些政策措施刚性不够,许多政策落实困难。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老年保障是经济发展的负担,这是一个误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明确指出:“随着老龄化的增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用于老年保障的财力支出越来越多应是正常的。但是光靠财政不行,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现在有些地方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正在上升,效果并不太理想,急切需要有系统的政策牵引。”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龚学平则表示,目前养老福利用地捉襟见肘,和城市扩张形成了鲜明反差。“如果我们各级政府都能以抓城市建设那样的劲头去抓老年事业,我相信,这些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他同时建议,在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时候,在法律上要明确保证养老服务事业在用地、税收、水电、行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