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患儿成博弈工具 学者批“8毛钱事件”显人伦危机

2011年09月27日 10:38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我们真心希望以幼小生命为“对赌筹码”的人伦危机不曾发生,或者刚露端倪,就能被消弭于无形,而不是网络上下围观者众、议论者众,却不闻“救孩子最要紧”的声音。任何道德谴责如果其结果是不道德的,谴责本身也就不可能是道德的,哪怕谴责者的道德口号喊得分外响亮。

  深圳陈先生的儿子8月19日出生,因肚子异常,于21日到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医生建议给患儿做造瘘手术。

  陈先生不愿冒手术风险,便去广州儿童医院求诊,医生开了8毛钱的石蜡油,用过一次,孩子就可排便了——原来手术医疗费预计要10万元,现在只用了8毛钱的石蜡油,就看似治好了,这让陈先生怀疑深圳儿童医院“过度治疗”,为此,他一方面借微博曝光医生行为不当,一方面向医院提出索赔10万元。

  经过调查,深圳市儿童医院认为医生诊断无误,造瘘手术的费用也不高,只需2万多元,不同意赔偿。双方尚在相持之中,有网友爆料,患儿因病情加重,又入广州儿童医院治疗;院方确认消息属实,说还曾建议患儿留院观察;但陈先生声称这次只是带孩子常规复查,情况良好,所以已出院。

  这一事件就这样被弄得越来越复杂了。特别是,由于惊动了媒体,还成了网络热点,更闹上了公堂,不少家长连锁反应,染上“手术恐惧症”,仅深圳市儿童医院一个地方,就有多个患儿耽误了治疗。

  心态一变,事件性质随之改变

  看来,孩子患“先天性巨结肠”的可能性很大,但陈先生正采用近似赌气的方式来处置孩子病情,让大家非常担心。

  刚开始时,家长不愿冒手术风险,多找几家医院看看,很正常;不同医生的治疗方案有所不同,也正常。但不正常的是10万元与8毛钱的巨大差异,夺人眼球,引人浮想联翩,结果,事情迅速从一个医疗技术问题,转向医德乃至法律问题:医生有没有乘人之危,借“过度治疗”来敛财?

  心态一变,事件性质随之改变:患儿的病情从治疗依据转变成了诉讼证据。从陈先生后来不采纳广州儿童医院医生建议、坚持让孩子出院来看,他应该已经意识到:只要“先天性巨结肠”不能确认,只要灌石蜡油等保守疗法有效,只要造瘘手术最终得以避免,就可以“坐实”深圳市儿童医院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过度治疗”之嫌——从诉讼成败的角度,相信任何一个当事人都会期待乃至争取事情往这个方向发展。

  可怕的是,一旦家长陷入对孩子病情如此的一厢情愿,不管自觉还是不自觉,都可能置孩子于巨大危险之中,因为孩子已经形同诉讼一方的人质:作为无助的弱者,孩子本来需要父母、社会和法律来保护,但现在他的权益却可能被忽略不计;明明应该由专业的医学工作者来判断和处置的疾病,现在却由着“懂医”的家长和未必懂医的公众包括媒体,任意而为;一个幼小的患儿,事实上成了利益博弈甚至争强斗狠的工具!

  不信任,被情绪化地草率放大

  “8毛钱事件”里这一场人伦危机,究竟如何演化而来?

  如果中国的所有医生从来医德高尚,不以市场规则置换职业精神,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努力争取让患儿少点痛苦,家人少点支出,哪个家长不愿意把患儿“全权委托”医生来救治?人伦危机又从何而起?

  如果陈先生充分信任医院和医生,或许会在面对不同治疗方案时,明白其中有治本与治标的不同,懂点医学的他,或许不会过分执着于收费的多少,而视之为医生业务水平有差异,有了理性平和的态度,哪会随便提起诉讼?还会“挟‘孩子’以令‘医院’”?

  如果媒体不因为对医院和医生抱着先入之见,一闻听收费高达10万元的手术竟被8毛钱的“石蜡油”给解决了,就想当然、一边倒,怎敢还没有调查清楚实际情况到底如何,便任意妖魔化医院和手术方案?如果其他患儿家人心无成见,又怎会跟风怀疑,也拒绝医疗,贻误了孩子病情?

  这么些个“如果”,都折射出当今的社会现状,这一场人伦危机在相当程度上源自信任危机,而不信任又往往被情绪化地草率放大。

  但还有一个“如果”——陈先生即使在舆论盲目“支持”下,骑虎难下,转变偏激态度有困难,但如果坚守人伦底线,不忘为人父的天职,把孩子的安危和健康放在一切之上,不管诉讼结果,先救孩子要紧,那么,他就断不至于排斥广州儿童医院的治疗建议,放任自己在孩子病情上“赌一把”。

  议论者众,却不闻“救孩子最要紧”的声音?

  我们真心希望以幼小生命为“对赌筹码”的人伦危机不曾发生,或者刚露端倪,就能被消弭于无形,而不是网络上下围观者众、议论者众,却不闻“救孩子最要紧”的声音。诸多国人在谴责个别医生无德时,往往表达出高度的道德义愤,这无可非议,但要是只顾自己慷慨激昂,最后却催生出殃及无辜的人伦危机,那就不仅是本末倒置,更难脱伪善之嫌:任何道德谴责如果其结果是不道德的,谴责本身也就不可能是道德的,哪怕谴责者的道德口号喊得分外响亮。

  所以,因强烈道义心而深度卷入“8毛钱事件”的人们,现在到了停止围观、悄悄撤离的时候,让当事人冷静下来,恢复平常心,走出拧巴,听从人性和亲情的呼唤,同医生一起,为孩子设计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这样才有可能依托现代医学条件,确保那个正遭受无妄之灾的小生命顺利康复。坦率地说,如果希望这次围观有点积极意义的话,那就必须保证:不仅这个患儿得到保全,还有更多的患儿因此可以得到医生更富有职业精神的关爱和照看;谁都绝对不愿意看到:其他儿童没有得益,被围观的孩子却已成了牺牲品。(顾骏)

  (作者为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教授)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