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晨报:不讲人话的精英骂骂有何不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黑龙江晨报:不讲人话的精英骂骂有何不可
2009年02月14日 10:24 来源:黑龙江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观点集粹:

  不讲人话的精英骂骂有何不可

  近来,有媒体称,精英与草根的对立,越来越成为当代中国一道十分刺眼的社会景观。为此,有人为精英喊冤,他们真冤吗?

  12日,陈季冰老师在媒体刊发文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呼吁公众不要对那些时常胡言乱语的“学术精英”们挥舞“道德批判”的大棒,一切批判只能站在学术的立场上进行,而不是动不动就变成了政治口号和道德大批判。尤其强调,作为精英的专家学者没有义务来充当大众利益的代言人。

  我对陈季冰老师的观点并不认同,他在文中以“乌托邦”式社会中的政治、商业和知识精英的权力运作规则来界定精英阶层的社会职能。问题是,当前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并不十分完备、契约规范亦不健全。盲目地套用这个脱离现实环境的所谓“精英职能”来说明实际存在问题,显得驴唇不对马嘴。在灰色地带纵横交错的当下社会中,某些败类“精英”所掌握的权力正在错综复杂地纠缠勾结在一起,进行着不可告人肮脏交易。

  陈老师又说,对于某些为特殊利益群体“代言”的精英言论,要通过学术圈内的争鸣探讨来解决。但需要提醒陈老师的是,这些精英言论早已不是什么高深的学术问题,而是关涉民生的社会问题,甚至是危害到公众利益的“犯罪”问题,诸如“房价涨得快是好事”、“腐败是改革的成本”、“经济学家就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等等,类似的观点仅用学术探讨能解决得了吗?作为肩负重任的精英,他们的观点通常会成为相关政策制定者的重要参考,换句话说,精英们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而普通民众,他们没有专家那样深厚的专业知识,也掌握不到作为稀缺资源的话语权。所以,精英们的话语更应谨慎,更需要对社会、公众负责。

  然而,当前有些所谓的精英只要一张嘴,必然站在公众利益的对立面,并招来骂声一片,何以至此?假使他们讲出了实话,纵然难听,公众也会理解接受,但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在“主流经济学家”与资本的关系愈加密切时,他们的“学术观点”自然备受怀疑。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担任过多家企业的独立董事,北大经济学院教授萧灼基也是身兼数家企业“独董”。在此背景之下,经济学家们究竟是为谁说话?谁又能能保证他们言论的公正客观?

  如果对某些失去道德底线的专家言论还围绕在观点、学术的层面上探讨,显然是大错特错的。作为某些已沦为商业资本“傀儡”的经济学家而言,他们所作出的误导决策、公众的言论,早已超出学术讨论的范围了。举个不算恰当的例子,某些“知识精英”惯于学术剽窃,虽属学术圈内的现象,但道德观的错位恐怕才是“学术造假”的关键。暂不论这些精英们的言论如何骇人,精英们社会良知的丧失,道德的矮化对社会的危害才是最大的。

  如今,我国的改革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凸显,左右舆论的知识精英们更需要道德上的闪光,公正、客观、谨慎地发表言论,做有良知,有道德的学者,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古人云:“欲为学,先为人。”愿所有知识精英共勉。

  对精英的批评不该是道德大批判

  近来,有很多媒体提出这样的观点,认为精英与草根的对立,越来越成为当代中国一道十分刺眼的社会景观。草根的矛头主要指向商业精英和知识精英两个群体,尤其是知识精英与商业精英联盟,影响政策制定,并进而侵害民众利益。而由于缺乏有效证据,草根对精英的带有强烈道德色彩和盲目性的批判与攻击,不能得到精英的认真倾听和诚意对待,致使双方隔阂愈来愈深。

  这确实是一个具有重大讨论价值的话题。但在进入严肃的讨论之前,首先要厘清“权力”、“利益”与“话语”三者之间的关系。

  无论在哪个领域,所谓精英,永远是那些占据了该领域领导地位(也就是广义的权力)的少数人。但政治精英、商业精英和知识精英,所掌握的是三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权力,它们的服务对象和运作规则因而也是不同的。在一个民主法治完备、契约规范健全的社会中,政治精英的权力是人民大众授予的,理所当然必须效忠于大众的利益。商业精英的权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它完全有理由用于为自身所属的商业组织谋取更大利润。知识精英的权力来源则比较特殊,它既不是投票选举的结果,也不是市场销售的产物,而是源自知识本身。知识精英的献身对象应是真理,而真理的判断标准只有真伪,无涉利害。

  我当然很清楚,真实世界并不是由黑白分明的道理构成,布满界限不清的灰色地带。例如,政治精英经常制定偏向于少数人利益的不公正的坏政策,甚至以行政权力维护少数人的特权;而商业精英很可能使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收买贿赂政治精英,诱使他们做更多上述损害社会大众的事;知识精英或许也会将真理典当给权力和金钱,打着专家学者旗号,发表各种没有学术价值却弥漫着衙门和铜臭气息的谎言。但是,要解决这些令人懊恼的问题,只能通过更加规范地限制和监督政治、经济和知识精英的权力,而不是混淆三者之间的区别,比如要求本来应该“诚实经商”的经济精英,去做见义忘利的行善者;或者要求本来应该为“知识而知识”的知识精英,去充当大众利益的代言人。

  当然,有一点不容否定,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其他的知识精英,他们发表的许多观点是不正确甚至可笑的,客观上也确实有可能造成对社会大众利益的损害,甚至主观上也不能排除为特殊利益集团服膺的动机。但对这种错误观点的正当批评和反驳,同样应该建立在知识和逻辑的基础上。否则,观点或学术的交流,就变成了政治口号和道德大批判。□陈季冰

【编辑:朱鹏英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