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毕业生登"招校启事"引热议 自称为发泄讽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高三毕业生登"招校启事"引热议 自称为发泄讽刺
2009年06月19日 10:32 来源:四川在线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二本及以上文科院校;二、学术称王,校长不像衙门长官,学生可定期拜访;三、学习氛围浓厚,有够水准的同道可以吵架……五、不求有大师,但求多良师,教授愿意俯下身子跟我们交流;六、设施完善,交通便利,住宿不拥挤,食堂卫生过关、价钱公道……”大学招学生司空见惯,但你见过学生招大学的吗?高考结束后第三天,四川省资中高三毕业生龙成科在报纸登了一篇名为“高三学生招校启事”的稿件,对自己要招的大学提出了七条要求。这篇“启事”迅速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和热议。

  招校启事 对学校有七条要求

  “本人身心健康,热爱生活,成绩一般,潜力无穷!热忱欢迎‘有识’之大学录取本人。现将有关招校事宜公布如下……”在6月11日的《南方周末》E30版“自由谈”上,位于报纸左上角的一则标题为“高三学生招校启事”的稿件显得十分特别。发招校启事的作者名叫龙成科,是四川省资中县一名高三学生。

  启事对要招的学校提出了七条要求:“一、二本及以上文科院校;二、学术称王,校长不像衙门长官,学生可定期拜访;三、学习氛围浓厚,有够水准的同道可以吵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四、图书馆有很多书,我有足够多读书的时间,而且还有人告诉我该怎么读书;五、不求有大师,但求多良师,教授愿意俯下身子跟我们交流;六、设施完善,交通便利,住宿不拥挤,食堂卫生过关、价钱公道;七、收费10000元/年以内。”

  寻访作者 不抱希望只是发泄

  “其实我根本没往这儿放希望,很大程度是发泄、讽刺。”15日,记者通过龙成科留下的邮箱和他取得了联系,15日下午,龙成科给记者的回复只有一句话。

  16日上午,当记者拨通龙成科的电话时,他的声音不高,还能听到公鸡打鸣的声音。

  “为什么都是学校招学生,学生为什么就不能招学校?”龙成科说,这篇稿件其实早在高考前他就写好了,并发在了自己QQ空间里。

  龙成科表示,当时高考越来越近,自己学习成绩一般,家里说要上就上本科,感觉压力很大,看到学校都在招学生,但学生却没有办法选择学校,许多学校又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学校,于是就有了一种冲动,便把自己想的写了出来,大学招我?我还招你大学呢!算是一种发泄吧。

  网络反响 热议之中有褒有贬

  “我也看了你的文章,努力吧,祝你考个好大学。”龙成科把招校启事贴在了自己名为“失落园,振作地”的QQ空间里,引来了许多网友的回应。在众多帖子中,很多是表达佩服和支持的,有的还向他推荐学校;但也有网友认为他有一些浮躁,现在的考试成绩虽不能代表一切,但一定程度上也能说明一些问题。有网友直接表示:“用不着这样吧!”

  龙成科表示,他心目中的大学是很理想的,但现实中是没有的。他其实是个很现实的人,也非常希望能上大学,因为没有大学经历,肯定是一种遗憾,但如果真的上不了,也没有太多的惋惜。

  “高考完了!大学生活我是没福气享受了!不过我并不是太难过……社会是个大学,我要学的会有很多!”在龙成科的QQ空间,从他高考结束当晚的日志,可以看出他的心态。

  对话:“不会有学校和我联系”

  记者:怎么想起写这个招校启事的?

  龙成科:其实这个启事是高考前写的,当时压力比较大,看到都是学校招学生,学生却不能招学校,便突然有了一种想法:学校招我,我还招你学校呢!主要是一种发泄。

  记者:现在高考结束了,你感觉自己考得怎么样?

  龙成科:考得不太好。文综可以说是没做完。

  记者:你平时的成绩怎么样?

  龙成科:我们文科有300多人,我最好时到90多名,差时到180多名。

  记者:高中什么课比较好?

  龙成科:我非常偏科。我爱好语文,不喜欢数学、英语。但高中时我语文其实在“吃老本”。

  记者:怎么讲?

  龙成科:我不喜欢老师每堂课都按照讲义给大家讲,却没有和学生的交流,我认为语文不是这样教的。所以这三年,最喜欢的语文也没有学好。

  记者:那你认为语文应该怎么教?

  龙成科:像阅读理解,在总结主题时,老师经常会给出一个标准答案,我认为每个人理解不同,这样的题目不应该有标准答案。

  记者:你对大学了解多吗?

  龙成科:我对大学的了解不多,仅限于从各个渠道听说的。

  记者:现在有没有学校和你联系?

  龙成科:还没有。肯定不会有学校和我联系。

  记者:你希望上大学吗?

  龙成科:我是非常希望上大学的。

  记者:如果过不了本科线,你会上专科吗?龙成科:那要看家里了,但专科专业特别少,不太好选专业。

  记者:那肯定满足不了你要招学校的条件了。

  龙成科:这种学校是没有的。网上有人说我很理想化,其实我不是一个理想化的人,我很现实。

【编辑:朱博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