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警方公布电信诈骗防范方法 需防来电要汇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重庆警方公布电信诈骗防范方法 需防来电要汇款
2009年07月10日 12:53 来源:华龙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9日下午,市公安局打击侵财犯罪办公室向市民公布电信诈骗防范方法,警方提醒近期电信诈骗抬头,市民应提高警惕。

  电信诈骗分三大类

  据介绍,不法分子通过拨打电话方式,冒充电信、公安、银行、税务等部门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购车退税”等名义进行诈骗的案件俗称:电信诈骗。

  市公安局称,此类诈骗主要分为以电话欠费名义实施诈骗、以购车退税为名实施诈骗、以“解套、合作、荐股、内幕”为名的涉股诈骗。

  电话欠费诈骗手法揭秘

  警方称,以电话欠费名义实施诈骗案件的诈骗过程是,不法分子冒充电信工作人员打电话到事主家中,谎称事主在某地办理了固定电话并已造成欠费。

  当事主反映并未登记办理“欠费”电话时,作案人员即会继续以事主身份信息泄露、被他人冒用、公安机关正在调查此事为名将电话转接到所谓的公安部门报案。并将电话转接到所谓的公安部门。  

  接下来,不法分子冒充公安民警谎称事主的身份资料被人盗用,银行存款可能不安全,或称事主涉嫌“洗黑钱”犯罪,诱骗事主将银行存款汇入不法分子提供的安全账号内。

  此类诈骗中,不法分子作案还出现新的动向,即让事主办理一张新的银行卡,开通手机银行功能并和不法分子提供的手机捆绑。待事主将钱款存入该银行卡后,不法分子即能使用手机将银行卡内的钱款转走。   

  退税电话诈骗手法揭秘

  打击侵财犯罪办公室介绍,以购车退税为名实施诈骗案件中,不法分子冒充税务或车管所工作人员打电话到事主家中。谎称事主购买了汽车、房屋可以退税,并留下所谓的“税务局”电话。

  当事主与所谓的“税务局”联系后,不法分子即让事主到银行ATM机上按照提示进行所谓的退税转账操作,实则是将事主卡内资金转入不法分子的账户内。

  涉股电话诈骗手法揭秘

  目前有犯罪分子通过建立炒股交流群、炒股网站或者通过媒体广告、电话(短信)推销等形式,精心策划陷阱。以委托理财,收取“服务费、咨询费、顾问费、会员费”等名义,骗取股民的大量钱财。

  警方提醒市民,当您投资时务必注意:一要查询此类机构和人员的业务资格;二要授权小心,不要盲目支付会员费或授权他人代理操作账户管理及交易事项;三要最好去投资公司现场看看,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避免财物损失。

  八种方法防范电话诈骗

  警方还提供了8种防范电话诈骗的方法,其中市民特别要注意的就是来电显示特殊号码时的应对方法。

  1、告诉家中亲人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也许会有人以您在外发生意外情况为幌子,将您的亲人哄骗外出,或冒用您的名义骗取财物。

  接到可疑电话、短信时,保持冷静,切勿慌张,与家人、亲友多商量。向当地派出所、银行网点、电信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当面询问。

  2、来电显示为“0019”等开头的号码系从境外打来的电话。

  3、不法分子通过软件可以任意设置来电号码,不要轻易相信来电显示号码。犯罪分子提供的所谓的“固定电话”很可能是捆绑了犯罪分子手机的虚拟电话。

  任意显号软件不支持回拨,即使犯罪嫌疑人来电的时候显示的是110或者10000号,但只要你回拨过去就会打不通,或者转接到真正的单位。

  故当您在接到来自亲友号码、公安机关电话号码以及110、95598等热线短号要求汇款的电话或短信时,请您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予以核实确认,避免财物损失。

  4、电信和公安系统的电话并非一个总机,两个部门之间不可能实现电话转接。

  5、不要轻易尝试使用自己不熟悉的银行业务,例:ATM机转账或网上银行功能,如确有需要可咨询银行网点工作人员。

  6、不要轻易泄漏您的银行卡密码。

  7、不管对方是谁,只要问及个人隐私,请务必留神。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侦办案件时,不会通过电话询问群众家中存款帐户、密码等隐私情况,如果涉及案件情况必须查询的,必须出具工作证件及有关法律文书,到相关金融机构查询。

  公安民警、税务局工作人员不会打电话指导被害人如何转账、设密码。公安部门也不可能提供所谓的“安全账户”。

  8、切勿相信汽车退税的说法,目前我国购车退税只有三种情况,一是购买的车辆出现质量问题退回销售厂商;二是购买的车辆不符合相关要求在车管部门无法登记注册的;三是国家规定的免税车型先征后退,这种情况需要车主携带相关证件到税务部门当场办理,不可能通过电话远程操作。

  一旦上当受骗后,市民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紧急处置,一是通过拨打“110”电话或向附近驻地派出所报案,二是保存好相关证据材料,如:转款凭证、对方账号等证据。(数字记者何青枚)

【编辑:吴博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