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史记:刘少奇回故乡 深入农舍睡门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新湖南史记:刘少奇回故乡 深入农舍睡门板
2009年09月25日 14:41 来源:湖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961年4月1日至5月15日,刘少奇回湖南进行蹲点调查。图为5月8日刘少奇接见宁乡花明楼干部群众。
1961年4月,刘少奇在旧居与多年不见的亲友们交谈。
刘少奇行走在湖南的乡间小路上。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央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十分关心,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湖南考察、指导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深入群众,了解民情,为湖南人民送来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他们的足迹遍及三湘四水,风范长留湖湘儿女心中;深切关怀,成为湖南人民开拓前进的强大动力。

  1957年3月,初春乍暖还寒。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刘少奇,在听了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后,南下河北、河南、湖北,回到湖南,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主要课题,开展调查研究。他先后途经岳阳、长沙、株洲,与中学师生代表座谈,到工厂视察。湘江之畔,到处都留下了他风尘仆仆的身影。

  3月22日晚,刘少奇应长沙市教育局的要求,在省委小礼堂与各中学党支部书记、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共100多人亲切举行座谈。他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升学、就业、学生生活、工农生活等种种问题,一一作答,寥寥数语就拉近了领袖与群众的距离。他希望学生、教师、学生家长都应该有升学和不能升学两种打算。他针对有的学生认为下乡种地“没有前途”、“学文化没有用”、“再不能当专家”等模糊认识,教导同学们正确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殷切勉励青年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光荣的劳动农民,真正成为中国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式农民”。

  3月25日,刘少奇偕同王光美及其他领导同志来到株洲,先后在三三一厂、市委机关大院、六一厂、株洲麻纺厂等单位考察调研,指导工作。在调研过程中,他针对职工住房困难问题,提出了“自建公助”的办法,得到了干部群众的拥护。同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头条发表了三三一厂试点“自建公助”的消息,并配发了社论。一个多月后,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对三三一厂改进职工宿舍制度的办法给予赞扬。刘少奇同志平易近人的作风、心系人民的精神、对株洲建设和职工生活的关心,像一股春风,温暖着株洲人民的心怀。

  1961年4月1日至5月15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刘少奇针对当时全国农村的严峻情况,回到湖南进行了一个半月的蹲点调查,为解决当时最紧迫的农村问题,深入农家民舍,体察民情,探寻良策。他对湖南省委负责同志说:这次到乡下,不住招待所,采取过去老苏区的办法,直接到老乡家里,铺禾草,睡门板,不扰民。在宁乡县调查期间,刘少奇了解到刮“五风”、办公共食堂等过左的做法,明确要求老家炭子冲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升平,“你先把你那个食堂解散”。几天时间,花明楼公社的农村公共食堂就全部解散了。

  在长沙县调查期间,刘少奇在广福公社天华大队大队部一间10多平方米的土砖房住了18天,一再要求干部群众讲真话,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刘少奇摘下帽子,恭恭敬敬向大家鞠躬,终于了解到了真实情况,听到了群众的真心话。在这18天中,粮食问题、公共食堂问题、分配问题、山林问题……刘少奇记满了好几个笔记本。这次调查,为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六十条”)的及时出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李继峰根据《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湖南》整理)

  照片由本报记者徐行翻拍于花明楼“刘少奇同志纪念馆”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