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区医生多为外地人 不会说方言引尴尬——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上海社区医生多为外地人 不会说方言引尴尬
2009年10月08日 15:39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从外地院校毕业的小刘,今年在上海找到工作:被徐汇区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录用,担任全科医师。刚上岗,小刘就遇到一桩尴尬事:高血压病人方老伯前来咨询:“平时半夜醒来,能多吃茶吗?”小刘愣了愣答道:“半夜里您还是不要喝茶,这样对肠胃刺激太大。”方老伯听得一头雾水,一旁的医生忙来解围:上海话的“吃茶”是喝白开水的意思。

  像小刘这样的“新上海人”,在本市社区医生中不算少数。他们甫一上岗便面临一道语言门槛:全科服务须与社区居民“亲密接触”,听不懂上海话怎么行?全科医师该如何跨过“上海话”这道槛?

  全科医师:外地人才居多

  自2000年起,申城着手打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的人才结构也开始悄然生变:本地人越来越少,外地人越来越多。徐汇区卫生协会督导张惠琴表示,近三年来,所招的新人中八成以上为外地院校本科毕业生、或在外地工作的本科毕业医师,大多缺乏在上海的教育及生活背景;至于本地应届毕业生前往社区就职的,人数寥寥。

  专家分析,大致有以下两点原因:首先,目前本市现有的8000余名全科医师,大多由以往地段医院的专科医生转型而来,普遍存在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的现状,与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不甚相称;其次,社区全科医师收入不算丰厚,但工作量相对较大,难以吸引本地高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基于以上原因,从2006年起,本市卫生主管部门决定打破地域界限,面向全国招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医师或应届本科毕业生,改变人才的年龄、学历等结构,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品质。

  思维差异:语言屏障的主因

  全科医师学历虽然普遍提高了,但因语言不通引发的一系列“水土不服”现象也随之凸显出来。彭浦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沈伟珍说,全科医师依靠的就是与居民的良好沟通,以此获取诊断依据并实施治疗。然而,很多本地社区居民对“操国语”的新医生抱有戒心。新医生上岗,时常发生问诊病人不愿找外地医生,访视居民听到普通话就关门的状况,为开展社区服务带来诸多不便。

  语言屏障的背后,是不同地域文化孕育出迥异的思维方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系潘志刚教授指出,北方来的医生大多说话不“拐弯”,而江南一带居民更偏向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本地居民重视通过生活细节来改变健康状况,外地医生则认为没必要过于追求细枝末节……如果医生在问诊服务过程中处理不当,就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用心化解:语言关可过

  不少专家直言,语言并非无法逾越的障碍,只要医生肯用心,融入本地社区文化并非难事。在彭浦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勤奋的新医生会利用业余时间,听听周立波“海派清口”、看“新老娘舅”,遇到老病人侃上几句“洋泾浜”;在徐家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说上海话的同事不忘带教几句,帮助外地同行尽早学会沪语。

  潘志刚表示,上海本就是一座移民城市,打破地域界限引进人才,意在培养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全科医师,以便更好服务不同层次的社区居民。也有专家提出,全科医师在规范化培训时,如能加一些本地方言与文化的课程,可让全科医师尽早度过适应期;随着“新上海人”不断落户申城,这些既了解海派文化、又熟知多方需求的全科医师,将比土生土长的本地医师更具优势。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