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生调查城市养老问题 提议普及日间托老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上海高中生调查城市养老问题 提议普及日间托老所
2010年01月24日 17:23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今天上午揭晓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社会实践课题论文评选中,《从上海“空巢老人”问题看上海人养老观念调查报告》拔得头筹。该报告调查的数据显示,2004年上海纯老家庭人数已达70.96万,此后这个数字在不断攀升,2007年末为84.37万人,2008年末为86.38万人。“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加,所带来的各种社会与家庭难题也在上升。

  养老观念存在代沟

  主持此项调查的华东师大二附中陆丹妮同学在报告中说,在日常生活照料、烦恼诉说、生病护理方面,上海老年人首选的是“配偶”及“子女”,比例高达90%,这反映了老年人对子女的依赖度颇高,居家养老的观念占主导。调查还发现,不同年龄段人群对“在什么地方养老”的态度呈现明显“代沟”。20至30岁的人绝大多数表示“无所谓”,31至40岁人群中有53%的人选择“在家养老”,而40岁以上人群中有65%的人选择“在家养老”。由于居家养老是目前上海普遍的主流养老方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空巢老人”的数量势必会不断增加。

  养老方式呈现差异

  在华东师大二附中俞文静老师的指导下,陆丹妮同学还就养老模式做了问卷调查。对于将来会选择什么方式养老的问题,30岁的人群中有75%的人选择“无所谓”;40岁人群中有50%的人认同“养儿防老”、有17%的人选择“以房养老”、有33%的人选择“无所谓”;而在50岁的人群中,希望依靠“养儿防老”和“以房养老”的比例明显增加,选择“无所谓”的仅为1%。

  两条思路缓解难题

  调查还发现,目前,“空巢老人”最期望社区能提供的老年服务项目,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家政服务、送餐服务和上门看病送药。因此,陆丹妮在报告中提出了未来更好地服务于“空巢老人”的两条思路。一是扩大老年专业护理的产业化水准,将专业护理员培育成一种有相当规模的职业,并对居家老人提供更高水准的各项服务;二是大力发展“托老所”,在社区推广白天将老年人送进“托老所”,夜晚回家居住的新型养老模式。 (王蔚)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