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服务业内人士自曝多头管理难堵太平间乱收费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殡葬服务业内人士自曝多头管理难堵太平间乱收费
2010年03月15日 03:59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河南郑州一太平间,守夜人趁冰柜没人的时候,给冰柜除霜。资料图片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从事多年殡葬中介服务的张中说,个人借殡仪馆名义,从事医院太平间经营,可以追溯到十年前甚至更早。

  最初殡仪馆格局被打乱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北京市区范围内,仅有八宝山殡仪馆和东郊殡仪馆两家承揽殡葬业务。业务范围以天安门纵轴方向为界,轴线以东市区丧葬业务由东郊殡仪馆负责,轴线以西则归属八宝山殡仪馆。大兴、顺义、怀柔等区殡仪馆承揽的业务则局限于各自辖区内。

  一位不愿具名的医院负责人说,早在殡葬市场经营放开之前,医院与殡仪馆的合作已经开始。此时,区县殡仪馆开始入市分割殡葬服务的“蛋糕”,他们采取重奖的方式与太平间或其他渠道达成交易,曾有区县殡仪馆采取一个业务奖励千元的竞争策略。由此,两家市属殡仪馆原本占据殡葬市场的半壁江山,几年后退守至四成。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有个人承包太平间。因为个人承包太平间需要相关的资质,直接借用殡仪馆现有资质无疑成为一条捷径。而陷入竞争格局的殡仪馆也正迫切寻求业务扩展、争取太平间资源。就此,殡仪馆和承包个人之间达成默契。

  也有说法称,当时的医院希望殡仪馆对太平间进行业务管理。但究竟是哪方先主动寻求合作,众说纷纭。

  殡仪馆加强对太平间管理

  一位不愿具名的医院负责人介绍,随着外包业务不断发展,殡仪馆不可能掌控作为合作方的医院太平间。一家太平间服务于多家殡仪馆已然成为常态。部分殡仪馆发现,挂着自己牌子的太平间并不完全为自己服务。

  与此同时,随着殡葬服务市场不断放开和惠民政策的优化,殡仪馆的常规项目利润趋于固定。再加上大批殡葬服务公司或中介(行内称为“大了(liǎo)”),留给殡仪馆的利益空间逐渐变小。于是,市属殡仪馆开始加强对于太平间的管理。

  数据显示,近几年,八宝山殡仪馆的业务数下滑明显。很多时候,八宝山殡仪馆内的多项殡葬服务未得到有效利用,殡葬中介只是租用告别厅,包括花圈等简单用品也成为殡仪馆之外的“一条龙服务”收费环节。八宝山殡仪馆的服务仅限于火化环节,几百元的收费难抵设备和人工成本。为此,八宝山对合作的30家太平间、14个承包人做出要求,太平间承包人不仅要完成业务量指标,同时保证部分业务不仅仅是火化一个项目。

  多头管理但实无主管方

  据了解,按照承包方、医院、殡仪馆的协议,承包方作为医院太平间的具体经营和管理者,除向医院缴纳一定承包费外,在管理上他们要接受来自医院以及殡仪馆的协管。

  但殡葬服务中介刘力民认为,通常情况下,殡仪馆和医院很少参与太平间日常的殡仪服务运营,“承包方的目的在于赚钱,殡仪馆和医院无法做到事前、事中的有效监管。”

  而承包者是最主要的先期投资者,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承包费,要求回报理所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太平间乱收费现象逐渐产生。

  同时,虽为盈利性行业,但太平间殡仪服务因其特殊性,往往落在公众关注视线之外。作为商品,丧葬用品定价和销售的管理涉及发改委和物价部门,商品质量管理则涉及工商部门,与殡仪有关的服务项目则由民政部门管理。此外,太平间通常设立在医院,卫生部门也是其主要的管理者之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太平间上面有多个管理部门,但这些部门的权利只局限于自身管理范畴。

  作为特殊的被管理对象,太平间日益暴露出多重问题。据一份2009年的材料显示,北京市辖区太平间管理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在于乱收费。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