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建筑:传统国企向国际化现代公众公司跃升

2016年03月10日 11:00 来源:中国网 参与互动 

  2015年中国建筑首期5亿美元五年期海外债券成功定价发行,创造了票息和收益率最低等多项中国企业的历史记录。获得300亿元优先股发行额度,完成首期150亿元优先股发行,成为中央企业发行优先股的第一单。年底,获标普、穆迪、惠誉三大国际顶级评级机构世界建筑行业最高公司资信评级(A级),实现由传统国有企业向国际化现代公众公司的历史性跃升。

  中国建筑自2006年首次进入世界500强,位居第486位,历十年砥砺前行,2015年跃居至第37位。位居全球承包商首位。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正式组建于1982年,其前身为原国家建工总局,是为数不多的不占有大量国家投资,不占有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经营专利,以完全竞争性的建筑业和地产业为核心业务发展壮大起来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立足于国内外两个市场,敢于竞争,善于创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为发展策略,以“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为市场导向,主动为中小企业留出发展空间,带动中小企业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产业生态圈,逐渐成长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投资建设集团之一。

卡塔尔多哈高层办公楼

  中国建筑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推进资本运作和创新发展。2007年,联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9年7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中国建筑,A股代码:601668),募集资金超过500亿元人民币。自此,企业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集团管控能力明显增强,建立起了符合国有企业特质与上市公司监管规则的现代企业制度,决策执行协调运转;持续提升资本运营能力。在国内,将系统内商砼企业注入控股上市公司西部建设(A股代码:002302)。在海外,香港全资子公司中海集团培育了中国海外发展(港股代码:00688)、中国建筑国际(港股代码:3311)、中海物业(港股代码:港股代码:02669)等三家上市企业,近年相继收购了宏洋集团(港股代码:00081)和远东环球(港股代码:00830)两家上市公司。在美国,成功并购PLAZA建筑公司。一系列举措增强了公司专业化、国际化的竞争能力,优化了市场布局,完善了产业链条,公司竞争优势、市场地位、创利能力均得到了提升;创新融资模式,突破资金瓶颈。特别是首期5亿美元五年期海外债券成功定价发行,创造了票息和收益率最低等多项中国企业的历史记录。完成首期150亿元优先股发行,成为中央企业发行优先股的第一单。公司连续多年获评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A级。2015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位居国务院国资委管理中央企业第4位和第6位,获三大国际顶级评级机构世界建筑行业最高公司资信评级,实现由传统国有企业向国际化现代公众公司的历史性跃升。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集团导向发挥决定性作用,战略引领发展:践行“拓展幸福空间”的企业使命,坚持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国际化的发展方向、相关多元化和纵向一体化的拓展方式、高品质低成本和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授权和集中有度的管控模式、结果导向和责任承担的管理体系、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科技驱动的核心竞争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企业文化等发展理念,紧跟国家“三大战略”,发力结构调整,房建牢固占据龙头地位,“十二五”期间基础设施和海外业务规模翻番,原创设计能力显著增强并在细分领域形成优势。陆续承建了上海金融中心、中央电视台新址和国家游泳馆(水立方)以及世界第二中国第一高楼660米的深圳平安国际金融大厦、606米的武汉绿地中心等标志性工程;推进专业资源整合,中建钢构成为行业第一,中建装饰、西部建设位居行业第二,中建安装等居行业前列;企业文化得到系统性塑强,《中建信条》、《十典九章》成为集团的价值追求与行为规范,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

  商业模式持续创新提升,投融资带动发展:商业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紧紧围绕主业,依托主业,结合自身实际、有序推进投融资带动发展,以投资开发、融资建造、产融结合为运营形式的投资创效已超过企业利润总额的60%;先后成立了中建资本、中建基金、中建资本(香港)三个金融平台,探索推进基金、信托等结构化融资业务,依托中建基金搭建总对总产业基金合作框架,与甘肃合作发起设立规模1000亿元的丝路交通发展基金,参与设立首都水环境治理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基金等。台州湾大桥工程、深汕特别合作区等项目采用的可快速实现资金回笼的PPP模式,创新各种带退出机制的融投资建造商业模式,形成投入产出的闭环机制;紧跟城镇化建设的新形势,努力探索整合系统内规划设计、投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工程等“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运营能力,实现由“建房”向“建城”转变。近年,在西安、贵阳、潍坊等地进行了有益尝试。其中西安大明宫项目涉及城中村改造、规划设计、一级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园林景观、地产投资、房建等多个领域。

  创新与创效并重,科技助推发展;中国建筑始终坚持把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打造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项目为载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总结形成了以上海环球、广州西塔为代表的超高层建筑综合施工技术;以南京南站、武汉站为代表的高铁站房施工综合技术;以香港新机场客运大楼、阿布扎比机场为代表的航站楼施工综合技术;以海南会展中心为代表的大型会展建筑综合施工技术;以水立方为代表的体育场馆建筑综合施工技术;以岭澳、红沿河核电站为代表的核电综合施工技术;以哈大高铁、武汉四环线为代表的高速铁路、公路综合施工技术;以及大型储罐施工成套技术、塔式制麦机点设备安装综合施工技术等,形成开拓高端市场的核心技术优势,科技对新增营业额和利润的贡献率达到80%。“十二五”期间,获得国家科技奖12项(一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2项),詹天佑奖38项,国家级工法146项,主参编国家标准44项,国家授权专利8019项,获国务院国资委颁发的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奖”,25家所属企业被成功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在绿色建筑、BIM技术、建筑工业化等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规模化应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立中建国际投资、中建三局、中建七局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企业与项目管控发力,管理筑牢发展:企业管控朝向科学化迈进。风险管控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加强财务预警分析、内控审计和法律管理,实现风险管理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开展贷款债权证券化,办理应收账款保理等,有效降低了资金风险。公司法律与合同管理工作在国务院国资委法制工作第三个三年目标的最终考核中蝉联A级评价,排名第一;业务管理方面,总部建立现金流、应收款项、投资开发、管理费用、业绩考核、领导人员规定等管理制度,子企业完善市场营销、履约建造、催收清欠等管理措施,共同推动公司经营质量持续向好;降本增效,集中采购经验被国务院国资委赞誉为“中建模式”并在央企推广。“云筑电商”平台上线运营,集采覆盖钢筋、商混、周转料具等10个品类。海外项目国内平台采购模式全面落地。“十二五”期间实现集中采购额8088亿元,降低成本2.6个百分点;项目管理方面,以标准化为抓手提升全集团项目管理水平,获得鲁班奖87项、国家优质奖155项,大力推动绿色施工,获得国家AAA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364个,占全国总数的14.7%,均为行业之首。

  中国建筑市场化经营较早、一体化程度较高、专业化经营历史久远,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拥有从产品技术研发、勘察设计、工程承包、地产开发、设备制造、物业管理、投资运营等完整的产业链条。以承建“高、大、精、尖、新”工程著称,在国内和国际上完成了一大批工期要求紧、质量要求高、难度要求大的大型和特大型工程,“中国建筑,服务跨越五洲;过程精品,质量重于泰山”的质量安全方针;绿色建造,环境和谐为本;生命至上,安全运营第一”的环保安全经营理念和品牌形象在国内外市场赢得广泛赞誉。

  中国建筑曾经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目前除形成北非、美国、中东、南洋等传统优势市场外,成立了非洲、拉美、中东欧、东盟及周边、中亚五大海外营销中心,聚焦“一带一路”,破解国际指数难题。“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已进入43个国家市场,追踪项目84个,新签项目合同额67.6亿美元。公司在2015年底签署的合同额约28.9亿美元的巴基斯坦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项目以及2016年初签署的约27亿美元的埃及新首都建设项目,标志着中国建筑“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取得重大实质性成果。

  展望“十三五”,中国建筑坚决以国企改革为核心,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紧跟国家“三大战略”,抢抓供给侧结构改革窗口期,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向最具国际竞争力的投资建设集团的目标迈进。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