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节后敏感期股市仍需观察

2016年06月13日 11:18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 

一年前 机构集体唱多遭三轮深调 一年后 少数机构空翻多

  2015年6月5日,上证指数7年来首次站上5000点,市场一片欢腾。5月12日,沪指触摸到5178.19点,但在此后的242个交易日里下跌了43.34%。多轮急速深度调整让市场信心陷入困境。

  一年后,在一片悲观中,又有少数机构开始“喊”股民回来炒股。

  不过,有机构人士认为,虽然A股杠杆泡沫风险基本释放,但市场信心依然不足,短期事件性风险依然存在。 文/表:广州日报记者张忠安

  一年前,当A股重上5000点逼近历史高位时,很多主流大机构纷纷摇旗呐喊,似乎沪指万点就在眼前。不过,此后的一年里,沪深两市的财富却蒸发了25万亿元,相当于上市公司去年净利润的10倍。股民、基民、私募,甚至是“国家队”都“深陷”其中。

  一年前的6月9日,东方证券分析师邵宇发布报告称:“5000点不是终点,市场牛市没有结束。”在邵宇看来,虽然A股在去年5月有两次深度调整,但“牛市调整不意外,5000 点继续看多。”

  一年前

  人气高昂机构鼓吹大牛市

  中金公司王汉锋在去年6月7日也发文表示,虽然上了5000点,但沪深300指数前向12个月市盈率在16.5 倍左右,仅略高于历史均值,离2009年7月的高点尚有明显的距离,与2007年的高点估值差距更大,表明占市值绝大部分比例的蓝筹股并未高估。

  平安证券策略分析师房雷则表示,5000点之上增量资金入市尚未出现衰减迹象,预测去年下半年上证指数运行中枢应会在6000~8000点范围。

  不过,也有少数机构如招商证券、华融证券等提醒投资者,不要盲目了。

  正是这些主流机构集体唱多,散户们也蜂拥而入,2015年6月18日,融资余额飙升到2.27万亿元,两融交易占A股成交量的12.68%。

  然而,2015年6月15日,A股突然掉头向下,18个交易日下跌28.20%,沪指最低低至3373.54点。并引发社会各界联合“救市”,证金公司资金大量介入A股市场。经过至少3次的突然大调整,上证综指下跌43.34%,深圳成指下跌43%,中小板下跌43.24%,创业板指下跌43.93%。如果算上其间的新股,沪深两市的市值蒸发了25.62万亿元,而2015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为2.48万亿元。这也意味着,即使不吃不喝,按照目前利润水平,近3000家公司需要10.33年才能补回A股一年的市值损失。

  在A股中的玩家中,不仅散户受挫,基民伤得也不轻,就连救市的“国家队”,损失也可能在两成左右。

  不过,一年之后,记者发现,在机构一遍悲观中,开始有零星的券商又开始“空翻多”。

  一年后

  多数人悲观有机构“空翻多”

  安信证券策略团队徐彪、刘名斌、刘晨明和许向真在端午节期间发布自称是“战斗檄文”的研究报告,徐彪等表示,经过连续数天的深入分析,已经可以非常笃定地猜测:权威人士讲话以后,所有政策的核心主线已经由稳增长悄悄转变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双轮驱动。该团队表示,从端午节开始,改变中短期悲观的看法,旗帜鲜明看多!“未来几个月,在风险偏好的驱动下,市场有望出现一轮吃饭行情。”

  广发证券金融工程团队在综合分析5月A股市场、商品市场、债券市场各类资产表现后认为,6月A股小牛市或卷土重来。

  “一年前,机构集体唱多,只有少数人看空。最后证明多数都是错的。而现在大多数人悲观,少数机构空翻多,是否会再次证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呢?我们还是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因为端午节后,A股进入一个短暂的敏感期。”上述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对广州日报记者表示。

  12日,央行公开市场进行7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而截至本周日,央行通过7天逆回购向市场注入了2150亿元流动资金,但3900亿元逆回购到期,这也意味着,央行再次出现资金净回笼,这也成为影响A股节后表现的一大因素。

  股市进入短暂敏感期

  实际上,A股端午期间,外围股市多数下跌,而端午节后,流动性收缩、A股能否纳入MSCI、英国脱欧等将使得A股进入短暂敏感期,投资者仍需要谨慎观察。

  “海外已开启危机避险模式,建议做好最坏准备。”万联证券首席投资顾问古振华对广州日报记者表示,他建议投资者审慎操作。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