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国民党改革不该寄望于“更名”

2016年01月26日 09:48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 

  国民党检讨改革的浪潮中,有人在党名上做起文章,欲取消“中国国民党”的“中国”二字,华广网25日刊载江苏省台湾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平的文章指出,此举实在是本末倒置,让人匪夷所思。国民党千万不要因一时的失败,就乱了方寸,甚至在党名这种枝节上缠斗,如此正中了绿营下怀。

  全文内容如下:

  国民党选举大败后,党主席朱立伦辞职以示负责。近期围绕着接替人选,党内暗潮汹涌、斗争激烈,各股政治势力纷纷提出改革主张,借此在党主席补选中抢占有利位置。大败后的国民党确需好好检讨,锐意改革,才有可能浴火重生、东山再起。然而在这股浪潮中,却有人在党名上做起了文章,欲“去中国化”,取消“中国国民党”的“中国”二字,似乎国民党大败是败在了党名,实在是本末倒置,让人匪夷所思。

  国民党的大败,原因是多方面的。重点包括施政绩效不佳,执政环境恶劣,社会问题突出,食安问题不断,严重损及民众身心健康;经济成长缓慢,投资消费疲弱,薪资倒退,物价上涨,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拉大,民众无感现象严重,不满情绪高涨;党内矛盾斗争复杂激烈,派系林立,“内斗内行”的痼疾几无改变,几年前的“马王之争”影响如影相随,国民党中央与地方组织脱节,“府”、“院”、党间缺乏合作、协调,整合不力,团结状况差,凝聚力不足;国民党的自身建设问题重重,因循守旧,论资排辈,“世代交替”只是口号,党政干部年龄普遍老化,青年人的培养任用不足。当然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如候选人的形象及竞争力、选举的策略与动员手段、议题的把握与主导、对年轻人特别是“首投族”的争取工作等,国民党都不及对手,败选在所难免。国民党的改革,应从这些方面多找原因,寻求解决之道,这才有利于未来的再起与发展。

  少数人抛出改变国民党党名的提议,将之作为检讨败选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根本没有看到败选的本质原因。从国民党这些年来的发展看,改不改党名与发展没有必然关系,不改党名照样能够东山再起,重新执政。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出现分裂,使得民进党渔翁得利,上台执政,进入发展低谷的国民党并未因此气馁,更没有因此更改党名,而是经过八年的沉潜与不懈努力,终于于2008年重新夺回执政权。

  国民党这次虽然惨败,但仍为台湾的第二大政党,树大根深,有较健全的组织体系,党员数居各党第一;蓝营的基本盘并没有崩盘,“国会”仍有30余席,仍是监督、制衡民进党的最有力力量。未来只要痛定思痛,从这次败选中汲取教训,勇于改革,找准发展方向,再起只是时间问题。千万不要因一时的失败,就乱了方寸,甚至在党名这种枝节上缠斗,如此正中了绿营下怀。前“立委”邱毅一针见血地指出,更改党名这根本是当初的李登辉路线,若国民党走上李登辉路线,便“台联化”了。(本文作者为江苏省台湾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朱念】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