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5分钟健身圈”落实待改进 场地成“唐僧肉”

2015年09月17日 16:2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西安9月17日体育专电 题:全民健身为何困于“最后15分钟”?

  新华社记者郑昕 姚友明 王春燕

  参与运动的你,迈开步子奔向平时打球、跳广场舞的地方,看一看时间有没有超过15分钟?如果没有,那么你已经享受到了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的“红利”。然而,记者在多地采访中发现,从设施场地的规划、建设到使用各环节,“15分钟健身圈”在基层的落实仍需改进,亟待多部门的协调。

  健身场地成“唐僧肉”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的“15分钟健身圈”,是指健身者在距离住宅步行15分钟的路程即可找到参与全民健身的设施与场地,这保障了城镇居民参与全民健身的基本权利。然而,在国内不少地区,由于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建设经费不足,造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基础场地与设施“欠账”较多。不少健身场所被占用或是被破坏,让“15分钟健身圈”还仅仅留在口头。

  今年年初有报道称,陕西眉县横渠镇的中心活动广场成为汽车、摩托车随意停放的停车场。记者8月底来到横渠镇紧邻310国道的这片广场,尽管随意停放摩托车的场景已不见,但近千平方米的广场上,依然有多辆汽车横七竖八地停放于此。同时,几件全民健身设施漆皮开裂,和远处岌岌可危的篮球架绑在同一条绳上,设施已经难以使用。

  眉县教体局的魏武生介绍说,这片广场周边大约有1万多名居民,尽管不远处的渭河沿岸全民健身工程已经铺开,但镇中心居民大多来此健身,场地内的所有健身器材设施都是2012年国家阳光体育工程所投放的。

  据附近的商贩讲,由于此处交通便利,成了不少商家眼中的“唐僧肉”,将其作为摩托车销售的理想场地。执法部门曾多次对广场进行清理,但每次清理完毕后不久,商家又偷偷摆进来,多次治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经过几番“拉锯战”,今年5月镇政府联合多个部门对广场上摆放的摩托车进行了又一次清理,才有记者看到的那一幕。

  当9月初记者再次途经此处时,有隐患的健身器材已被撤走,但由于机动车长期占用,水泥地面已凹凸不平,很难再做健身场地之用,只留下两个篮球架孤零零地立着。

  多头管理难保障场地设施合理利用

  对于健身设施遭到破坏或挤占而影响群众就近健身,一些体育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为社区或公共场所配备健身设施是体育部门的内容,但在场地从规划、建设到使用的过程中,体育部门由于没有发言权,同时存在多个理论上的管理主体,造成了出现问题反而没有真正的责任承担者。

  位于陕西宝鸡市高新区的生态体育公园是陕西渭河沿岸全民健身带的示范工程之一,不仅有完备的健身器材和健身步道,还开放篮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场等场地。高新区管委会文教局的王少康介绍,体育部门主要负责在前期设置体育器材,并在器材损坏或报废时接申请更换器材,然而在日常的管理上,“没有太多发言权”。“公园有管理部门,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设施检查与维护,但是他们大都没有专业知识,只能直观地看坏了没坏,很难排除隐患,”她说。

  记者走访了多地商业小区以及单位型社区,发现按照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主编、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批准实施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在现实中很难达到,即1000人到3000人的社区,要求配备2个乒乓球台、1个室外综合健身场地等。1万人到1.5万人的社区,要求配备1个篮球场、1个5人制足球场地、1个门球场、6个乒乓球台、2个羽毛球场地等。

  究其原因,除了商业开发商对于容积率的追求而在一定程度牺牲健身场地、绿地等,监管缺失也是重要原因。同时,由于多个平级部门的存在,在一些公共区域,由于器材和场地分属不同部门,责任的不明确使得健身场所难以管理。

  就近健身不受困须创新管理机制

  健身受困于“15分钟”,并不是陕西一省的情况。破解这一难题,除了在财政上将资金投入群众性体育设施,还需要在管理上创新思路,最终保障群众参与健身的权益。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杨光认为,造成群众健身困于最后15分钟的原因,一个是监管权力问题,二是公共服务渠道单一。“我做过调研,沈阳的学校中小学包括大学的操场在2012年时几乎能全部对公众开放,再加上室外体育场、健身路径,如果维护到位,基本能够实现城镇居民的就近健身。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沈阳现在基本没有开放的了,这部分失去的话想要达到相对供给平衡很难,”杨光说。

  陕西省体育局的一位官员认为,公共体育场地的现代管理理念在于确认“权力清单”,明晰“保障和监管到底归于谁”。“场地属于公共事业部门以及各个社区、街办,但器材多来源于体彩公益金,在目前先申请后发放的模式下,就可能造成不珍惜的情况。如果定期对于建设完成的健身场地予以监督考评,再予以奖励和补偿,就能够让健身场所良好运行。”

  “老龄化社会一定要未雨绸缪,中国进入老龄化很快,我们的老人多数是‘失能’,其中就包括身体素质差。”杨光说,避免这一点,就需要在年轻时能够充分及时地参与运动。“应该从青少年开始,养成科学的健身观念,培育终身体育的意识,而这需要硬件的及时配套。”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认为,在我国现有的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滞后的情况下,应坚持‘公益性、基本性、便利性’的原则,构建合理的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以及政府必要的保障制度和监管体系。(完)

【编辑:于晓】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