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015中国资本抄底欧洲足坛 三模式可更具话语权

2015年12月04日 10:03 来源:信息时报 参与互动 

  近几年来,中国资本在欧洲足坛上的亮相逐渐增多,参与方式也由点至面展开得更为立体。临近年关岁末,中资收购英超曼城俱乐部部分股权的消息,在这个寒冬再次激发起资本对于体育产业的热情。

  2015年堪称是欧洲足坛中国年,或许也将是中国资本全面冲击欧洲足坛吹响号角的一年,一年之内,多达5家欧洲俱乐部或多或少地与中国资本产生链接。趁着欧洲经济衰退,欧洲资产价格走低的良机,中国资本抄底布局欧洲体育产业或许正当其时。不想赚钱的收购就不是好投资,中资进军欧洲足坛,当然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取得收益,未来他们将会在这片热土上演绎怎样的故事?专题策划 魏必凡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白云

  近日,英超曼城俱乐部官方宣布,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联合中信资本出资4亿美元收购城市足球集团13%的股份( 官方声明中,该城市足球集团估价是30亿美元 )。华人文化董事长黎瑞刚也就此成为城市足球集团董事会7名成员之一,得以一举在曼城、纽约城、墨尔本城以及横滨水手俱乐部事务中拥有话语权。

  而在更早之前,诸如万达、合力万盛国际体育、德普科技、星辉互动娱乐以及华为、乐视、钱宝等等中资企业就已经或深或浅地涉足欧洲足坛及体育产业相关企业。

  如今的欧洲赛场,中国元素随处可见。

  模式

  1

  鲸吞次级联赛球小球队

  2015年农历新年伊始,以运作高水平赛事起家的合力万盛便完成了对荷甲球队海牙俱乐部股权98%的收购。

  7月,中国高科技企业德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莱德斯公司全资收购法乙索肖俱乐部,这使索肖成为欧洲足坛首个完全由中国资本控股的俱乐部。而他们的交易方,则是以汽车起家的标志家族。收购完成后,德普科技董事会主席李永生表态,希望索肖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重返法国足球甲级联赛。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承诺将为俱乐部注入大笔资金。

  11月,星辉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6000万欧元收购巴萨同城死敌西班牙人俱乐部股权并增资,交易完成后,互动娱乐可控制皇家西班牙人俱乐部股份合计将超过50.1%,实现对该俱乐部的控股。

  一年之内,三家并非资本市场巨鳄的中国公司,以较少的资金量完成了对欧洲次级联赛名牌球队或顶级联赛二流球队的全资收购或绝对控股权。

  模式

  2

  入股顶级豪门谋求话语权

  原本,欧洲足球顶级豪门似乎离中资比较遥远。但如今,欧洲经济不景气,原球队经营者因资金等问题而出手球队股份的情况日渐增多。而且,除了出售股份,赞助商也需要中资力量的支持。以西班牙为例,过去建筑公司、房地产、银行是西甲赞助的主要力量,但经济环境日趋恶化让西班牙本土企业无力为西班牙联赛继续提供支持,这就给中国资本创造了机遇。

  相比之下,资本巨鳄选择的收购目标多是稳居欧洲顶级联赛具有相当实力和品牌号召力的豪门球队。

  2015年1月底,万达集团在北京举办签约仪式,正式收购西甲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20%的股份,出资4500万欧元,进入俱乐部董事会。这是中国企业首次投资欧洲顶级足球俱乐部,年底则又有了华人文化携手中信资本入股曼城母公司城市足球集团。

  模式

  3

  赞助或深耕体育细分市场

  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体育产业还停留在起步阶段,而实际上,在经历了多年的职业体育市场的培育,欧美体育产业在当地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已经相当高。美国的体育市场在2013年就已达到4350亿美元的规模,占该国GDP的3%。2013年,韩国的体育市场占该国GDP比重2.95%,英国、德国和日本等都在2%以上。

  这样一个成熟且庞大的市场,怎能少了中企来分一杯羹。2015年5月下旬,另类“中国德比”出现在西甲赛场上,上赛季西甲收官之战,同样都是由中国互联网企业钱宝赞助的皇家社会和巴列卡诺狭路相逢,这被称为“见证历史性一刻”,也成为了街头巷尾的热烈谈资。

  今年10月,中国乐视与荷兰豪门阿贾克斯达成协议,共同开启“中国足球造星工厂”,助力中国足球青少年人才培养。

  而更早之前,华为就已经进军欧洲足坛。从2011年意大利超级杯起,华为就开始赞助欧洲足球赛事。2014年,华为与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签订为期三年的合约,每年为该俱乐部注资13亿欧元,为其提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产品,有着44年历史的巴黎圣日耳曼主场因此首次出现中文欢迎语和广告。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