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马渐成广州城市新"名片" 4岁广马更有"国际范"

2015年12月07日 09:2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 

  “奔跑吧,广州!”6日上午7时30分,随着发令枪响,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名跑友用奔跑的步子拉开了2015广州马拉松赛(下称“广马”)的序幕。

  广马4周岁了。相比前三届较为仓促的赛事组织和略显生涩的参赛者,今年的广马获得了一致好评,跑友们纷纷为后勤补给团队和志愿服务者竖起大拇指。赛道沿途的广州市民同样热情,加油呐喊声在羊城上空回旋。

  “市民从被动观赛到主动融入,体现了城市的进步。”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大卫认为,广马不仅带动广州体育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精神和文化建设的新方式,更是广州的一张新“名片”。

  广州蓝“助跑”全城嘉年华

  开跑前数日,广州雨势连绵不绝,市民纷纷为本届广马贴上“雨中奔跑”“最湿冷广马”的标签。然而,6日的羊城晴空万里,连日降雨“洗刷”更带来了“广马蓝”,为赛事增添了几分颜色。

  参加广马的跑友多数组团前来。从气氛上来看,与其说是参加比赛,不如说是周末的城市“嘉年华”。发令枪响之后,3万名跑友开始沿着全程和半程马拉松不同的路线跑去。以放晴的蓝天和美丽的海心沙、广州塔为背景,出发的参赛者举着自拍杆记录这热闹的一刻。

  赛道中的视障人士方队引来了市民的关注。本届广马的视障人士方队共有70人,视障人士与志愿者结成35对,用手环相接。

  首次参与赛事的视障人士强哥十分兴奋,“我对马拉松很感兴趣,但因为身体原因一直没法参加。”强哥的领跑员陈先生从事金融工作,早在10月份,陈先生与强哥便开始了训练。“我也是第一次用手环引导视障人士参赛,一开始有些紧张,但两个月的训练让我们配合得十分默契,像是同一个人了。” 据悉,每一位领跑员都有马拉松、长跑的参赛经验。

  赛道中还有200人组成的慈善方阵。这个方阵的爱心跑手来自各行各业,由奥运冠军杨景辉和劳丽诗领跑,齐声高呼“慈善方阵 为爱奔跑”口号,传播公益理念。在慈善方阵中,有20名公益项目受助人受邀参加,包括患有自闭症、唐氏综合征、残障等特殊人士。

  最终,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森塔也胡·摩格·伊基古夺得男子组全程马拉松第一名,成绩为2小时09分57秒,成功夺得破赛会纪录奖。女子全程马拉松冠军由同样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提兹塔·特雷切尔·迪达夺得,成绩为2小时28分02秒。

  广州跑友占比超六成

  62岁的曹建新是广马赛场上年龄较长的跑友,抵达终点后,曹建新与赛道外的好友击掌、合影。“我们是广州火炬长跑队的老队员。”曹建新告诉记者,“我一直坚持‘跑马’,这次比赛的成绩也不错。”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广州火炬长跑队8名成员历时50天完成长达2800公里的北京—广州超级马拉松的超级壮举,开创了广州长跑运动的新时代。老队员邓日明告诉记者,火炬长跑队队员对马拉松有着割舍不断地感情,虽然今年他因身体原因无缘广马,但依旧会为老队员曹建新加油,为广马助威。

  广州市民对广马的热情不减。从报名人数量来看,2014年广马共吸引了49813名选手报名,通过两轮抽签,20000人获得参赛名额;今年网上申请报名的跑友共78083人,比去年增加了57%,最终3万人中签获得参赛资格。

  官方数据显示,本届广马3万名选手中,广州地区选手达19611人,占比65.3%。广州珠江跑群创始人、资深跑者林琳提到,据不完全统计,广州本地长跑爱好者超过4万人。“以前,我晨跑时遇到的都是老人家,近几年,市民健身意识越来越强,晨跑都组团了。”林琳欣喜表示,长跑文化已经成为广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本届广马选手还有9309人为国内非广州地区人士,占比31%;港澳台地区人数为780人,外籍人士300人。

  组委会表示,这个数据彰显出广马4年在海内外形成相当的影响力,不但有过万名外地跑者参加,还辐射了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跑友以及不少外籍人士,越来越有“国际范”。

  “跑马”健身成时尚

  “办赛的出发点是顺应全民健身的需求和呼声,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发展的必然要求”,王大卫表示,打造城市形象、推广城市办赛的结果,并不应当作为出发点。同时,他认为广马等城市马拉松的举办能够满足城市和政府三个层次的诉求。“马拉松是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最好平台”,王大卫认为从体育层面,广马的举办能全面地推动体育发展。

  此外,赛事对城市经济和旅游的带动作用毋庸置疑,“赛事可以带来赞助商、体育消费和拉动体育产业,同时这一天里的外国选手、外地选手和他们的亲朋好友,又带动了酒店、机票、交通等旅游消费。”

  “最高层次是这能影响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的建设”,王大卫表示,通过这场赛事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朝气、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国际化氛围和宜居程度。“赛事体现出我们可以和国际化都市有共通的爱好和平台,是一种城市精神和文化建设的新方式。”

  近年,国内城市马拉松比赛举办出现“井喷”,对此,王大卫认为,除了跑步这个运动本身具备运动形式简单、便利、有效等特征外,经济基础和健身意识这两方面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社交媒体的介入和发展,更是使跑步这项个人的田径运动发展成为今天跑团盛行的集体项目。“现在跑步、跑马拉松已然成了一种时尚,这种时尚上至高管白领,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把朝气健康的形象,都带来了。”

  南方日报记者 许晓冰 李强 见习记者 黄祖健 实习生 邓昕 兰欣怡 马兆林 通讯员 陈建族 印锐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