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奥运临近聚焦备战 竞走优势大拳击争奖牌

2016年07月14日 10:45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 

  随着2016里约奥运会的临近,各项目的奥运备战通气会也将“收官”。昨天下午,国家体育总局召开了田径、拳击、跆拳道、摔跤项目的奥运备战通气会。中国田径队在去年北京田径世锦赛上表现亮眼,在昨天的发布会中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田径

  竞走夺金任务最重

  众所周知,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中国队收获1金7银1铜,创造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尤其是在4×100米奖牌上实现了零的突破。也正因如此,外界对于中国田径队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充满期待。“去年世锦赛我们有东道主优势,同时还有很好的运气,现在来看中国田径仍缺乏实力在世界上处于绝对领先的项目,即便有少数项目处于领先地位,也缺乏更多能争夺金牌的选手。”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冯树勇称,这届奥运会的目标是希望更多运动员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我希望能在更多项目,更多运动员进入前八”。

  目前,中国队除了在男女铅球链球、男子三级跳远这几个项目处于世界水平前三名,还有很多项目是排在4到7名之间。此次奥运会中国田径队最有夺金希望的项目仍然是竞走,在今年竞走世界杯上,中国队获得了七枚金牌,涌现出了很多有实力的运动员,夺金的任务将会很重。冯树勇表示:“就目前形势来看,里约将是中国竞走在历届奥运会上最有利的一次”,我们在竞走项目虽然有一定优势,但变数也很大,路途和天气会极大地影响比赛的走势。

  本届出征人数最多

  此次出征里约奥运会,中国田径队运动员总数是最多的一届,一共有56名运动员,其中37人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虽然年轻运动员存在缺乏大赛经验以及状态不稳定的情况,但冯树勇对于年轻选手依然有所期待,“我们的年轻选手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比起老一代选手,他们在场上表现自我的欲望更强烈。很多选手虽然年轻,且第一次参加大赛,但往往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我们也希望,通过备战,他们在实力及实战能力上能有所提升,如果在里约接近甚至超越他们的最好成绩,中国田径队在里约就有希望取得比较好的结果”。

  昨天距离里约奥运会田径比赛开始正好还有30天时间,中国田径队的备战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各支队伍仍在集训。冯树勇表示:“我们希望能提高实战比赛的能力,专项素质和能力能达到甚至超越标准水平,在心理方面,能做到冷静坦然地迎接比赛到来。”

  ◎拳击

  目标力争一枚奖牌

  本届奥运会新增了很多获取奥运会资格的方式,这既让中国选手有了更多拿到奥运会门票的途径,又增加了他们在奥运会之前的练兵机会。这一届奥运会中国拳击队的参赛人数超过往届,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拳击部副部长周涛说:“我们一方面是抓好训练,参加国际拳联的APB(国际拳联职业拳击赛)、WSB(国际拳联世界拳击联赛)比赛得到很大锻炼;另一方面队伍狠抓精神面貌,注重精神铸炼,对队伍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此次中国拳击队获得了11个参赛资格,周涛介绍,目前中国队的重点级别和选手包括男子52公斤级的胡建关、69公斤级的刘伟,以及女子选手任灿灿(51公斤级)、尹军花(60公斤级)和李倩(75公斤级)。这11名选手中,只有任灿灿一名选手有奥运会经验(2012年伦敦奥运会银牌得主),所以这一次中国拳击队的目标是力争一枚奖牌。由于里约奥运会拳击项目的改革,更多的职业选手参加里约奥运会,对于如何应对这些职业选手,周涛表示会多参考他们以前的比赛、出拳的手法,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跆拳道

  期待吴静钰三连冠

  本次里约奥运会中国跆拳道队共获得4个级别的参赛资格,分别是:女子49公斤以下级的吴静钰、女子67公斤以上级的郑姝音、男子58公斤级的赵帅和男子80公斤以上级的乔森。

  作为两届奥运会的金牌得主,吴静钰是中国跆拳道队的最大期待,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跆拳道部副部长曹涛表示:“吴静钰从2015年恢复训练以来,提升非常快,世界排名从当时的14名到现在的世界第一,目前她没有重大的伤病,状况还不错。”中国跆拳道项目在奥运会中,历来“阴盛阳衰”,女子四届奥运会都拿了金牌,男子只拿了两铜,曹涛认为还是有一定差距。

  不过,曹涛期待着吴静钰能创纪录地拿到三连冠,“吴静钰是很有追求的运动员,虽然她去年2月份才恢复训练,但她具备优秀运动员的特点,具有自我控制能力,有坚强的意志,最重要的是她有决心克服困难,一直梦想着完成没人做到的三冠王”。

  京华时报记者郑楠实习生郑宏林

【编辑:尹璐】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