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世锦赛中国男子接力获第四 “红色闪电”遗憾落败温情仍在

2017年08月13日 11: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百米接力苏炳添遭干扰 中国队小伙豁达回应  来源:央视新闻

  (伦敦田径世锦赛)中国男子接力获第四:“红色闪电”遗憾落败温情仍在

  中新社伦敦8月12日电 (邢翀)被临道选手干扰,最终仅差了0.3秒,中国男子4×100米接力队在伦敦世锦赛上遗憾位列第四。

8月12日,苏炳添与张培萌进行交接棒。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韩海丹 摄
8月12日,苏炳添与张培萌进行交接棒。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枪响后,位于第八道的中国队选手吴智强快速起身,紧紧咬住其他选手,然后顺利交接给谢震业;谢震业迅速加速,但旁边赛道的英国选手格米利明显赶超上来;第三棒苏炳添平稳接棒后,格米利做出欢呼的动作,却将胳膊打到了苏炳添头上,导致苏炳添无奈降速。

  之后苏炳添在弯道奋力追赶,交接后张培萌继续加速向前,甩开了法国队,但仍然没有追上日本队,最终以0.30秒之差位列第四。

8月12日,苏炳添与张培萌赛后交流。<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韩海丹 摄
8月12日,苏炳添与张培萌赛后交流。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他一拳过来,正好打到我的头,我一下子懵了。”苏炳添赛后说,当时自己接过谢震业的棒跑了不到10米,正在专注加速,旁边的英国第二棒格米利挥舞双臂为队友加油,这意外的一拳过来,打断了他的节奏,他只能再重新加速向前。

  张培萌说,看完录像后,他觉得这对中国队造成的损失最起码有0.2秒。

  在赛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被记者问及对这一事件如何看待时,格米利只是一脸迷茫地说,自己没有注意到,如果打到了,表示非常遗憾和抱歉。

  虽然遗憾未能拿牌,但能在多个世界大赛上进入前四,“红色闪电”已经告诉了世界什么是“中国速度”。

  从2014年开始,“红色闪电”频频亮相国际赛场。2014仁川亚运会上中国队以37秒99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夺冠;在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中,中国队首次杀入世锦赛决赛,更是以38秒01摘银创造历史;去年里约奥运上,中国队在预赛中以37秒82再破亚洲纪录,决赛以37秒90的成绩位列第四。

  今年4月,中国队在巴哈马接力世锦赛摘铜,随后在7月底举行的钻石联赛摩纳哥站上,正是吴智强、谢震业、苏炳添和张培萌四人组合,以38秒19的成绩夺冠。

  他们说,正是个人实力的不断提升加上交接棒环节的长时间磨合,才让中国男子接力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

8月12日,苏炳添与张培萌进行交接棒。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韩海丹 摄
8月12日,苏炳添与张培萌进行交接棒。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但是,“红色闪电”的速度背后更有温情。

  谢震业在100米半决赛时肌肉受伤,原本打算退出比赛的他,当早在热身后决定参加接力。他说,自己身体状态可以跑一跑,但更重要的是为了陪老大哥张培萌跑完最后一届世锦赛。“我宁愿站在跑道上哭,也不愿意坐在看台上看着比赛而流泪。”

  没能以一枚奖牌结束最后一次国际比赛,30岁的老将张培萌难免会有遗憾。“但体育生涯就和人生一样,不能事事完美,我能够遇到这么优秀的队友,能再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已经心满意足了。”

  张培萌坦言,自己年龄增大、伤病加重,成绩在走下坡路,接力上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作为第四棒我压力很大,看着队友们每一棒都能完美交接,我很害怕自己实力不足给队伍拖后腿。”

  “我已经力不从心了,不想在自己最不行的时候才离开这个舞台。”说着说着,张培萌眼中开始泛起泪光。他告诉记者,已经决定在全运会后退役。

  “其实我不想他退役。”苏炳添说,张培萌是接力队伍核心,即使他百米不在巅峰状态,但队伍需要他在现场掌控局面。“私下我是希望他能陪我坚持到2020年。”苏炳添也低沉地说。

  五年前,苏炳添与张培萌两人首次来到“伦敦碗”,中国男子接力跑出38秒38,打破全国纪录,但小组排名第六没能进入决赛;再度回归,中国队已经跻身世界前列。虽有遗憾,但有理由期待,下一个五年,“红色闪电”会继续创造奇迹。(完)

【编辑:叶攀】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