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影视剧如何“无障碍”走向世界?

2016年06月11日 18: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上海6月11日电 (王笈)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社会正愈发渴望了解中国、渴望看到生动鲜活的中国故事。中国影视剧也正不断加大对外译制传播力度,探索如何让更多中国故事能够“无障碍”地走向世界,为国际观众呈现一个美丽的“中国梦”。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影视译制基地推广部副主任孟毅在此间举行的2016“中外影视译制合作国际专家座谈会”上表示,其在埃及、缅甸、巴基斯坦等七个国家的“本土化译制”实践已产生令人满意的成效,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影视剧“走出去”的发展之路。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家多语种影视译制基地是以国际台为基础、主要进行中国影视剧多语种译制工作的国家级基地。目前,该基地已使用20多种语言译制完成160多部共5000多集中国影视剧,并陆续在世界各国播出。

  “在配音制作方面,我们直接与当地专业影视机构合作,进行‘本土化译制’。这种方式有效降低了制作和沟通成本,有助于中国影视剧在当地宣传和推广。中方语言专家和外方专业团队的密切合作,也使中国影视剧能够原汁原味呈现给当地观众。”孟毅说。

  “本土化译制”是否真如孟毅所说,是一条适合中国影视剧“走出去”的发展之路?

  2015年5月,中国节目频道“Hi-Indo!”在印度尼西亚开播,面向印尼观众播出中国影视节目;到今年,该节目的播出量已达到每天8小时。据上周印度尼西亚的收视数据显示,“Hi-Indo!”在当地同类频道的收视率已蹿升至第二位,直追排名第一的HBO电视网。

  “Hi-Indo!”的合作开办方、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张琳同样将其不俗表现归功于频道的“本土化译制”做法,“我们在节目的译制和推广上坚持立足本土、因地制宜,设法整合当地多个比较了解中国文化背景的译制团队,兼顾译制的准确性、艺术性与频道定位的轻松、时尚和娱乐风格。”

  在“本土化译制”备受青睐的同时,也有行业人士将目光落在了译制本身。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任仲伦认为,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就要选择世界观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故事,用对的表达语言和方式,展现出中国的价值和精神,“提高译制能力,是繁荣中外译制合作的重要保障。”

  数天前,中外影视译制合作高级研修班于北京开班,来自世界各国的电影节、影视机构负责人、译制专家在此研修切磋、分享经验,在提升各自译制专业能力的同时,也推进了影视译制的国际合作。在任仲伦看来,像这样的研修班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文化部副部长丁伟的一席话或许能给中国译制工作者们带来一些启发。他说,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思想、民族精神,一直借助影视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中外影视文化艺术工作者可以充分探讨各国影视文化对话、合作、交流的潜力和机会,让各国人民多一点欣赏,少一点误解,多一份亲近,少一份隔膜,以文会友,以艺为媒。(完)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