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86岁伊斯特伍德宝刀不老 《萨利机长》冲击奥斯卡

2016年12月08日 13:53 来源:武汉晚报 参与互动 

  本报讯(记者黄亚婷) 电影圈内有个默认法则:得了终身成就奖差不多意味着可以退休了。早在16年前,威尼斯电影节就把终身成就奖颁给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2008年,戛纳电影节也给伊斯特伍德发了座终身成就奖奖杯。然而,纵使有这两大国际A类电影节的终极肯定,伊斯特伍德也丝毫没考虑过退休这事,他耕耘不辍,86岁又出新作《萨利机长》,影片将于12月9日全国公映,并在武汉举行了提前看片会。

  影片改编自真实发生的“哈德逊河上的奇迹”。2009年1月15日,萨利·索伦博格机长驾驶的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后不久,在空中遭遇鸟群撞击,面临两侧引擎同时熄火并失去动力的险境。萨利机长确认无法到达任何临近机场后,迅速判断,将飞机迫降在哈德逊河面上,机上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最终全部生还。

  改编一则耳熟能详的新闻事件,弊病在于前因后果早已为人知晓。《萨利机长》并不打算仅仅还原一起早已为人熟知的事件,克制是影片最大特点。

  起飞、鸟群撞击、迫降、营救,事件的发生与转折都在分秒之间。如果是传统灾难大片的做法,或许会极尽渲染,花数十分钟去详尽解析原本仅数秒数分发生的事。伊斯特伍德没有这么做,突然的鸟群撞击,迅速的失灵迫降,一切都那么猝不及防,就连感情爆发最集中、最能引发观众同情的水中营救也没有用力过度,乘客的恐慌和亲人的担忧也是有的,但绝没有特写式强调镜头。这可是1月的河水,-5℃,穿着单薄的人类根本不可能在水中长久生存,营救必须迅速,容不得反复渲染,观众会感觉如同观看了一段新闻纪录片段。

  但是,伊斯特伍德在片中不同场合还原事件时,选用了不同角度,观众对整起事件的感受仍然是全面而生动的。

  本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20部初选影片名单已出炉,除了《神奇动物在哪里》这类视效大片,《萨利机长》也在其中,足见场景制作之精细。

  相比迫降事件本身,影片着墨更多的是萨利机长的心理,他在创造“奇迹”之后,除了迎来外界对他的“英雄”赞誉,还经受了职业生涯的最大质疑。故事重点描述了事后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反复将萨利机长召回,讨论机长是否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萨利机长甚至被质疑做了当时情境下的最糟糕决定。这也是伊斯特伍德影片的一贯特点:撇开虚浮的表象和制度,关注事件背后的人。

  当然,这样的故事和主题,也容易陷入常见的美式主旋律,然而伊斯特伍德的魅力在于,他的基调永远是在朴素中鞭辟入里。饰演萨利机长的汤姆·汉克斯无疑又完成了职业生涯上的一个出彩角色,从样貌来看,除了头发染得与真实的萨利机长一样银白,他仍然是观众熟悉的那个汉克斯,但肢体语言和神情传达上,观众能感受到机长的专业和沉稳。好莱坞电影奖已经给《萨利机长》的汉克斯颁了一座最佳男演员奖,他再次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也很被看好。

【编辑:高辰】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