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车道被占、存放没人管 单车出行“看车去很美”

2011年04月15日 09:20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潘家园路附近,一辆自行车竟然停放在一道铁门上。记者 吴宁/摄

富力城附近的电线杆贴有禁止停车的警示条。李显峰/摄

  今年2月22日,北京首个文明出行推动日提出了“三公里步行、五公里骑车、十公里公交车、远距离绿色驾驶”的出行概念。最近,越来越多的城里人重新将目光投向自己家中落满灰尘的“老伙计”——自行车身上。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骑车上路原来真的没那么简单。车道被占、没地停车等诸多不利因素将很多人骑车的念头扼杀在了萌芽状态。

  骑行难

  自行车同汽车“肉搏”

  “这么多年,我们就是这么和汽车抢道来着,没办法呀!”朱女士家门前的西外大街,从白石新桥至北展桥这段1.5公里长的距离内,双方向都没有自行车道。骑行至此,要么就只能同机动车抢行,要么选择绕行。

  记者昨天在西外大街上看到,南北两侧辅路均为三条车道,均未施划自行车道。有关部门对此的解释是,该道路是按照城市快速路标准设置的,所以没有自行车道。

  西外大街旁的居民是骑车没有路,记者采访中发现,北京道路上更常见的情况是自行车道被随意占用。

  西外大街一直向东就是西内大街和新街口,这里的道路只有双向两车道。遇到拥堵时,一些心急的司机就打起了路侧自行车道的主意,骑车人要警惕随时可能斜插过来的机动车,路面上不时响起急刹车和自行车捏闸的声音。“经常出事,汽车在自行车道上剐了骑车的,司机比那被剐的还横。”路边一个杂货店老板愤愤不平地说。

  外国人想骑不敢骑

  曾经有个关于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骑车的故事,在网上被广泛转载。内容是,洪博培骑着自己的永久牌自行车去外交部接受召见。外交部门前的保安被这个“来路不明”、自称是美国大使的“老外”弄得措手不及。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个坊间流传度颇高的故事,得到了大使本人的确认,洪博培坦言自己确实曾经有过两三次骑车去外交部的经历,并表示“这是一个人性化的交通方式”,当时自己骑车去外交部,“只因为住得离外交部很近”。

  同大使比起来,来自“自行车王国”荷兰,在京留学三年的Japka对在北京骑自行车的感受更有发言权。

  Japka在荷兰家里的4口人共有6辆自行车,“爸爸那辆1万多块钱的自行车锻炼时候才骑,平时都是骑普通的自行车上班,路上大概要骑一个小时左右。”Japka说。Japka来京后,也第一时间买了辆二手自行车,不过刚骑了不到一年就丢了。“不打算买了,骑车在路上,要和汽车在一起,太危险了。到了地方,也不知道要停到什么地方,不方便。”Japka告诉记者,在荷兰,骑车人有自己专门的道路和交通信号灯,“骑车是一个很开心的事情。”

  停车难

  写字楼 锁在楼根儿

  家住雍和宫的贾先生每天骑车去建国门附近的单位上班。“这都四五年了,我们大厦没有停自行车的地,我只能加把锁,把车停在楼根儿旁。”尽管单位有车队,贾先生外出办事一般还都是骑车。对于东单附近的自行车停放问题,他颇有微词:“国际饭店的存车处只对内,让我停路边。金宝汇说根本没有存车处,让我停在胡同里。”

  记者发现,同贾先生一样,很多在办公密集区工作的上班族都面临自行车停放难的困扰,以至于最终不得不选择开车或者打车。“停车费调整之后,我试着骑过一次车,结果问了三个保安,七拐八拐的才找到我们楼后面那个特不起眼的存车处入口,经过一段特陡的坡,才到了黑漆漆的存车处。那次之后我就断了骑车上班的念想。”在国贸附近上班的崔小姐说。

  商业区 没设存车处

  昨日,双井桥北附近,数百辆自行车停在天桥下和附近的过道上,但这一带并没有专门的自行车存车处或自行车棚。报亭摊主告诉记者,在此可以免费停车,但“丢了就只能丢了,没人会负责”。

  双井桥西北角设有一个警务工作站。值班民警告诉记者,24小时有人在此值班,能起到一定震慑作用。民警表示,他们也希望能建立有人看守的存车点或车棚,以规范自行车的停放,“我们也提议过,可能规划起来需要一定经费,所以没被采纳。”

  在富力城星光大道,记者注意到,人行道上的很多绿化树上贴着警示条:“此处禁止停放自行车,如果丢失,后果自负。”有不明就里的市民骑车来附近办事,富力城的物业人员会上前提醒,建议将自行车停在里侧的停车集中区。物业人员承认,树上的警示条确实碍眼,但是出于好意,以便人行道更通畅。

  景区 存车没人看管

  上班族如是,一些景区门前也同样存在有地停没人管的情况。记者昨天下午在景山公园和故宫博物院附近转了一圈后发现,尽管景山公园东门外摆放有几个自行车停放架,但附近并未看到管理人员。“您就停这儿吧,没人偷,早上来锻炼的都停这儿,没事。”一位交通协管员告诉记者。

  医院受好评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相对于购物和餐饮场所自行车停放的尴尬局面而言,本市无论是大型三甲医院还是社区医院,几乎都设置有专门的自行车停放处,供患者使用。

  和先生由于身体原因,经常要去医院看病开药。起初,和先生的女儿还会开车陪父亲去医院。“每次她开车带我去,离医院门口还几百米就堵在那儿不动了。”没过多久,和先生索性骑着电动自行车自己去就医了。“人民医院、西苑中医院、宽街中医院……都能停车,而且离门诊楼还挺近。”

  此外,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每个地铁站的出口,基本上都设有专门的自行车停车处,有人24小时看守,且收费不高,“自行车+公交车+地铁”这种组合式的出行方案,正在逐渐为市民所接受。

  ■新闻链接

  推动“绿色出行”

  2009年,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年—2015年)》。计划指出,要着力推进“公交城市”建设,全方位深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措施,以方便广大市民出行、最大限度减少路网交通负荷为目标,推进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步行和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转的绿色出行系统建设。记者 李显峰 何欣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建宗】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