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北京上涨停车费新政:对工薪阶层而言如同"割肉"

2011年04月28日 07:18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北京上涨停车费新政:对工薪阶层而言如同“割肉”
沉 石绘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一看

  交通拥堵有所缓解吗?

  政策效果初显,重点拥堵区域即“提价区”的车流量与停车量均下降了一成多

  北京市自4月1日起大幅提高中心城区停车价格,三环内大量停车位收费标准涨了5倍,被称为“限行”、“限购”后北京“治堵”的又一剂猛药。

  新政已近满月,实际效果究竟怎样?

  “绝对有变化!城里的路好走了,拥堵时间短了!”北方出租车公司司机刘连革对停车费涨价举双手赞成。他举例,原来北三环马甸桥开往德胜门外方向,从早晨7点一直堵到九十点钟,现在拥堵的时间短了。一些原本要等五六个红灯才能通过的路口,现在基本等两三个灯就可以通过。

  记者分别在海淀区、西城区、东城区、朝阳区打车,随机采访了北汽、渔阳、九龙、万泉寺等出租车公司的司机。他们均表示4月1日后,三环内路况有所改善,主要表现为拥堵时间缩短,拥堵程度下降,违章路侧停车导致的拥堵点减少。

  可是,与出租车司机感受不同,接受采访的私家车车主大多表示,停车费涨价效果并不明显。记者采访了家住回龙观、广渠门、洋桥、新街口的4位私家车主,他们分别在万寿路、金融街、国贸、崇文门上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上下班期间交通拥堵依然严重,在医院、学校周边行车依然缓慢。

  “我上班距离就6公里,因为堵车,要花30多分钟。原来怎么堵,现在还是怎么堵。”家住东南四环、在光华路一家咨询公司上班的李先生坦言,因为公交换乘非常不便,公司绝大部分“有车族”依然开车上路,只是变换了停车的地方。

  为什么私家车主与出租车司机的路况感受不太相同呢?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认为:“出租车司机全天全市运营,私家车主要集中在通勤早、晚高峰出行,且线路固定,因此两者可能出现感受差异。”

  根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监测数据,调整停车费后,带来以下明显变化:

  首先,一类区域停车场周边的小客车流量下降较为明显。一类区域停车场周边的35条监测路段中,有27条路段的小客车流量有所下降,平均降幅为12%。比如在北二环小街桥辅路的平均车流量下降了13%,西二环内南滨河路的平均车流量下降了10.3%。

  其次,提高收费区域的停车量少了。在跟踪的11个监测地点中,7个监测地点的停车位利用率下降,平均降了16个百分点。比如,位于西二环中环广场路侧停车场的停车位利用率下降23个百分点,小街桥桥下停车场的车位利用率下降了4个百分点。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进行的车主调查问卷反映,价格调整后,29%的受访者选择采用其他的交通方式,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价格杠杆在发挥作用,日均机动车出行总量将减少。

  郭继孚也坦言,政策充分发挥效用需要一段时间。在实施初期,效果还不会太明显。

  二看

  百姓生活受哪些影响?

  对于工薪阶层而言,涨价如同“割肉”,刚开上车的“好日子”变成了“苦日子”

  尽管停车费上调不足一月,但“阵痛”已初步显现,“有车族”的生活掀起了波澜。

  首先,私家车出行成本“水涨船高”,工薪阶层感受到了较大的压力。

  从事销售工作的赵菲在国贸上班。如果不开车,从她家到公司需要先步行15分钟,再换乘一次公交、三次地铁。由于早高峰出租车不好打,开私家车成了她上下班的最佳选择。但令她心疼的是,本月工资的1/3都将用于停车。

  赵菲算了笔账,按照新标准,以每天最少工作8小时计算,现在一天要交停车费115元,比原来多支出90多元。即便周末不开车出门,每月也要多支付1500多元停车费。此外,由于小区停车位不够,赵菲原本租用小区外的停车位。该车位月租也从原来的300元涨到了600元。“这样算下来,每月停车费支出约2500元,是原来的3.5倍。对于工薪阶层而言,涨价如同‘割肉’,刚来的好日子又变成苦日子了。”

  其次,停车费涨价也刺激了逃避涨价的行为,违章停车现象大幅增加,加剧了“提价区”周边的拥堵。

  4月1日至15日,北京市交管部门对违法停放车辆开出7.6万张罚单,平均每天达5429起,同比上升163%。胡同、主路连接线,以及医院、学校、旧居民楼周围,成了违章停车的“主战场”。

  北京市交委的调查显示,价格调整后,18%的受访者选择在低收费区域停车,37%的受访者选择在小区周边等不收费区域停车。这就意味着超过半数的受访者不愿接受调整后的价格。这些车主一旦上路,会因找车位而增加占道时间,进而制造新的拥堵。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艳红】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