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青岛日报:“审车难”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2)

2011年09月26日 14:43 来源:青岛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每年的审车高峰期,也有一定规律,市民可以合理规避,缩短等候时间。记者从市车管所了解到,很多市民出于习惯,往往会将年审拖到每个月的月底,这就使月底成为每个月车辆年审的高峰期。

  “4月份,市内四区需审验的车辆高达近4万辆,五月份降为近3万辆,而每月月初属于审车淡季,每个检测站只有几十辆,到了月底就增加到几百辆,市民应当合理安排年审的时间。”市车管所检验科科长曹云生介绍说,目前,只要是市内四区的车辆,市民可以自由选择检测站进行年审,避免集中到同一个检测站,增加排队时间,市民还可以在车辆年审到期之前,提前三个月上线检测车辆,回避每年五一和十一前的检测高峰。 刘振兴

  “审车难”社会矛盾的一个样本

  当今,社会矛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客观上,资源不足;制度上,分配不公。各种社会矛盾根源往往是这两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审车就是一个实例。从资源供给不足来说,目前我市市区共有4个检测站4条线,一条检测线一天可审验200辆车,年审车辆可以达到20万辆,而我市每年需要审验的机动车估计在35万辆左右。由此可见,我市的审验能力供不应求。从制度上说,因为审车要排长队,车主们为了节省审车时间以及避免年审不过关的情况发生,不得不四处找关系走后门,“找人”就成了审车一族的共性心理。每天在检测站等待年审的车辆中,总有插队加塞的特权车,即使有工作人员维持秩序,这些“找了人”的车辆依然可以在“小红旗”的引导下,公然行使不排除的特权,这就加剧了审车的供需矛盾,并将供需矛盾转化成了制度性的不合理,人称“潜规则”。

  如何化解审车难题?

  显而易见,首要的是尽快增设检测站数量。现在所有的检测站都属于企业,交警部门只负责监管。巨大的市场使民间有意投资检测站的个人不在少数,资金不是问题,交警部门也希望能尽快加大审车能力。可一个检测站的建立,还需要有其他相关部门的审批,这就需要各职能部门积极进行协调,推动检测站的建立。据悉,我市下一步将新上一批检测线,从硬件上来解决排队检测的难题。

  此外,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管理。

  我们欣喜地看到,为了缓解审车难矛盾,高峰期间各个检测站已经延长了工作时间,每天上班时间提至早晨六点半开始上线,中午不休,周六周日正常上班,短时间内缓解了不小的压力。

  更可喜的是,今年市车管所研发了车辆安全技术检验智能审验系统,并在市车管所建立远程监控中心,对全市19个检测站实行监控,通过新系统,将所有数据全部联网至交警车管部门监控中心,审验过程、数据对比由电脑自动跟国标比对,杜绝了人为弄虚作假,也让插队加塞的“特权车”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使之不敢无视秩序,无视公平。

  “以前上线车辆没听说有不过关的,现在新系统启用后,初审合格率只有65%。”市车管所副所长乔伟荣表示,如果车辆检测不合格,由电脑直接打印不合格报告单,标明车辆哪个部分存在问题,这样一些安全性能不过关、缺少必要维修和养护的车辆,即使“找人”也很难通过年审。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毕竟,审验车辆也是一种消费,只有检测站多起来,制度完善起来,各检测站间产生竞争,广大车主才能不再为审车而心焦,才能享受到一个消费者应该享受到的待遇。 刘振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鑫】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