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入世十年:吉利启示 自主品牌的能力学习革命

2011年12月14日 08:43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吉利使五星红旗飘在沃尔沃瑞典哥德堡工厂。 记者 姜文良 摄
姜文良 制图

  11月23日,欧洲新车安全评价组织(Euro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简称Euro NCAP),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2011年最后一期新车安全评价结果。

  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吉利帝豪EC7(EMGRAND EC7)取得了安全评价4星的成绩(满分最高成绩是5星)。这是目前中国汽车在欧洲碰撞标准下获得的最好成绩。在过去的几年里,来自江铃和华晨的汽车,都曾经为进入欧洲市场而进行碰撞试验,成绩只有2~3星。

  与这则新闻接踵而至的是吉利宣称要从2012年起,开始在英国销售新车,它的长期对标对手是韩国品牌现代和起亚。吉利选择的出口车型便是帝豪EC7。

  如果吉利汽车一切进行的顺利,那么对于正在热议的入世10周年话题将是一个有力的支持。事实上,吉利获得汽车准入牌照的准确时间是2001年11月9日,只比中国入世最终签约早了32天。

  这10年间,以吉利为代表的企业,用不可思议的造车方式,开始搅动中国汽车的产业和市场格局。

  在这个持续近一年的各行业研讨中,关于汽车产业的讨论一直难以达成共识。比如,我们是否从WTO中学到能力。然而,吉利故事给出了正面结论。

  新手上路

  WTO的确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发展机会。在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产销国家,达到1800万辆,并且几乎所有的汽车品牌都把中国当作未来竞争格局的必争之地。

  但同时,从2011年开始,随着跨国公司产品策略调整以及对中国投入的增加,新出现的合资自主品牌以更低价格入市,也压迫到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生存空间。在2011年下半年的几个月里,关心本土汽车品牌的人士一度喊出“生死存亡”,希望以此引起政府关注,提供更多支持。

  政府在中国入世10年里扮演了主要的行业推动角色,它所提供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即使是以汽车产业的10年快速发展来观察,无论是作为监管部门的政府还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都走了不同的弯路。

  在开始进行入世谈判之前,中国汽车产业也曾希望复制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公司在政府政策指导下,用不到30年便成为世界一流汽车制造商,无论是零部件水平、研发能力还是整车产品,日韩都毫不畏惧来自欧美的竞争。

  所幸的是,在10年后来看未来10年,中国企业部分地实现了产业政策的要求,比如进入世界500强,比如规模化。

  与汽车业领先国家和产业巨头相比,我们的产业政策制定者以及产业参与者,都只能算是新手,稚嫩得就像刚刚开车上路的非职业司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魏巍】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