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重塑零供新关系 2018年第十六届中国ECR大会于重庆盛大开幕

2018年06月13日 16: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张成海致辞

  中新网6月13日电  由中国ECR委员会主办,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承办的2018年第十六届中国ECR大会于2018年6月12~14日在重庆盛大举办。来自消费品行业的供应商、零售商、系统服务商以及行业协会的代表共6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张成海,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宏伟,中国ECR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总工程师李建辉等出席了本次会议。

  本届大会围绕“云•链 重塑零供新关系”的主题,旨在将当前我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发展的成果与智能化的现代供应链的特点充分结合,通过重塑零供新关系,满足消费者不断产生的新需求。会议邀请了国内知名学者、大型零售商、大型供应商、大型电商、知名咨询公司以及顶尖物流服务商就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零供新关系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分享了各自观点。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宏伟致辞

  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张成海在大会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国ECR大会举办十六年以来,ECR理念已在中国落地生根,伴随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壮大成长,ECR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张成海从ECR已成为“企业与政府沟通的重要桥梁”“消费品行业发起重大活动推出重要举措的重要平台”“企业分享新技术、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窗口”三个方面总结了中国ECR委员会成立以来为我国零售经济发展、物流供应链效率提升、零供协同理念革新等方面所作的贡献。他还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成为ECR的参与者、实践者、分享者、传播者。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宏伟在大会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重庆市紧紧围绕中央赋予的国家定位和一系列战略决策部署,谋划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中国ECR大会是全国供应链领域的盛会,大会积极推广全球最新的供应链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推动相关标准制定和实施。第十六届中国ECR大会在重庆的举办必将对重庆市产品质量提升产生深远的影响。

  《商品数字化》联合倡议
《商品数字化》联合倡议

  本届大会上,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京东、阿里巴巴、IBM、华润万家、沃尔玛等50多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零售商、品牌商、服务商共同发起了“商品数字化”倡议,倡议包含了流通领域企业加快信息化发展,大力推动商品数字化,商品数据需认真贯彻落实我国《商品条码管理办法》,遵循国际标准商品数据格式,规范使用商品条码,重视商品信息填报及维护,为供应链精细化透明管理打下坚实基础,促进贸易伙伴间数据互通、信息互联、业务互促等内容。该倡议为推动落实“数字中国”建设而发起,将进一步满足我国商贸流通发展的需要,规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商品数字化应用,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

  大会还公布了2017年ECR “年度企业”“年度人物”“优秀案例”的评选结果。此外,大会设立了供应链优化专场、消费者需求和创新专场、电商专场三个专场分论坛,从不同维度和细分领域对ECR理念及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期间,会议还安排了永辉西永物流中心的参观活动,让与会嘉宾实地感受科技带给供应链的效率提升。

  当前,中国零售业正处于关键转型期,线上线下融合加剧,数字科技贯穿供应及消费全过程,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把握零供关系的变化发展,探究科技与理念的充分结合,对于流通领域企业在市场的转型机遇期占据优势地位至关重要。本次ECR大会的召开,是在我国推动实施大数据战略,建设数字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大背景下,着眼于零供关系重塑,将ECR高效响应消费者的理念与当前爆发式发展的数字技术融合衔接,又落脚在规范商品数字化应用的实际,为流通领域绘制了清晰的发展图景,为零供企业指明了前进方向,对我国消费品行业构建现代供应链,进一步降本提效有着重要意义。

【编辑:李季】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