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城市化:农村土地收益应更多给农民

2011年01月05日 09:2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我国正在发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过程,城市化的关键,是人的城市化,大量的农业人口要转化为城市人口,住进社区享受医保和社保,分享城市化的成果,与此同时,“农民被上楼”“食利阶层”“乡村消失”等种种问题暴露出来。作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长三角地区,为了拆除城乡壁垒,千方百计出“新招”,做出了诸多探索。而中国城市化还会不断出现新的难题,新型城乡一体化带来的新生活,也在不断的尝试、解答、修正中逐渐浮现出来。

  农民进公寓享社保

  大批农民搬离农村的宅基地,住进城里的公寓,得到物业管理服务,政府发给房产“三证”,享受社保和医保。

  杭州市江干区67岁的农民谢大伯告诉记者,他家里四口人,如今拥有300平方米房子。他一家住着100平方米,另外200平方米出租,不种地不养猪,一年的房租收入就有好几万元。据他说,在这里,农民土地被征用后,每户可以分到两三套房子。

  63岁的丁桥村民傅大根说,政府为拆迁户办了社会保险,现在他每月可领到一笔“退休工资”,看病有保险。每年还可以获得村里“留用地”开发经营收益的分红。

  大批农民搬离农村的宅基地,住进城里的公寓,得到物管服务,政府发给房产“三证”,享受社保和医保。这些农民安置房一点不比商品房差。

  记者在安置房项目杭州大塘社区看到,每户配备停车库(位)、储物间,门窗采用中空玻璃,墙体采用墙内保温技术,社区配备有线宽带、小区电子巡更系统、背景广播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等,实现智能化管理。

  在长三角,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由于身份仍然是农民,他们享受不到城镇居民的子女教育、职业培训、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等待遇。现在,这些问题通过“置换”都得到了解决,居住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城镇社保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他们生老病死的后顾之忧。

  杭州前两年就推行了市区八个城区实行“以宅基地换住房、以承包地换社保同步操作”的“两合一”模式,一揽子解决农民的住房与社保问题,八城区周边的五个县市探索“以宅基地换住房、以承包地换社保任选其一”的“两选一”模式,有条件地推进“两合一”模式。

  据悉,杭州在下属五县(市)也开始探索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以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置换城镇产权住房、以集体资产所有权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三个置换”。

  新村怎样建 农民说了算

  旧村拆不拆,新村建不建,怎样建设,都由农民说了算。自己的新村自己建,激发了农民群众极大的热情。

  好事办得不好就会变坏事,“置换”也引发了不少人的疑虑。一些地方在“撤村建区”中也出现了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侵害农民利益的负面情况,被舆论称为“被上楼”、“被自愿”现象。那么,如何避免强制农民置换的“被上楼”现象?

  杭州市在征地拆迁中“先建后拆”,先造新房,从征地拆迁到安置房建设的每个环节都交给农民“决策”。如何规划,用什么材料,选谁来施工,都由农民自己决定。农民先看到新家园,觉得好,再签订拆迁安置协议,觉得不好再改进。

  在宁波市鄞州区,旧村拆不拆,新村建不建,怎样建设,都由农民说了算。将村庄化为几个街区,每个街区的几十户人家自己拆、自己建,资金、利益分配等问题完全由农民自己决定,只要有一户不同意拆迁,整个街区就都不建。

  该区在过去的八年中,共投入资金超过104亿元,推进“旧村改造新村建设”,至今新村建设规模达到一千多万平方米,为农村居民提供了8万多套新房源,入住农民达11万多人,却实现了“零强拆、零上访、零事故”。

  自己的新村自己建,激发了农民群众极大的热情。集士港镇祝家桥村建成了1万平方米的农民新居,没占用一分耕地,镇村未出一分钱,政府也未参与拆迁,全部由村民自己完成。“招标、施工队都是由村民自己选的”,村民张阿娥说:“为定方案,我们都不知道开了几次会。”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