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全球展望:新兴市场强劲增长 发达国家逆风而行

2011年01月06日 08: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访野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保罗·谢尔德

  野村证券在《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2010年多数新兴市场地区将强劲复苏,发达经济体复苏较缓。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态势来看,基本符合这一预期。针对2011年的全球经济走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野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保罗·谢尔德。他说,野村对2011年的全球经济预测仍维持上述判断,即新兴市场将继续强劲增长,但存在过热风险,而发达经济体的复苏之路继续面临强大逆风。

  全球经济保持双轨运行

  谢尔德指出,在2008-2009年经历了危机和经济衰退之后,预计2009年早中期开始的经济扩张将得以延续,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4.3%。除非出现重大的冲击或政策失误,否则全球经济以及任何主要经济体都不可能重陷衰退。

  预计全球经济复苏将保持双轨运行,新兴经济体2011年经济增长率将达6.6%,远超发达国家2.2%的水平。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国内基本情况普遍良好,而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的增长继续面临金融危机余波带来的逆风。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中将有近四分之三来自新兴经济体,其中几乎有一半来自中国和印度的贡献。谢尔德说,按照我们的预测,中国对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美国的三倍,而印度的贡献相当于西欧和日本的总和。

  谢尔德认为,危机后的全球经济要实现重新平衡面临重重波折。全球经济的失衡和紧张局势可能仍是市场波动性和经济前景下行风险的主要原因。

  发达经济体可能依旧低迷

  谢尔德认为,对发达经济体而言,在危机之后可能要经历较长时间的低迷增长期。与GDP下跌速度相比,经济增长步伐可能太过缓慢而无法很快闭合产出缺口,从而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且通胀压力有限;财政当局急于缩小因危机而扩大的政府财政赤字,但经济的低增长限制它们这样做的能力;央行需要且能够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那些采取非传统措施的国家可以长时间保持宽松政策,这不会导致未来高通胀。

  针对美日欧三大发达经济体,谢尔德认为,在美国,危机后的关键负面因素是家庭不断削减债务,这一过程还需要持续4-5年;金融监管机制的不确定性;如何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医疗改革以及受到束缚的政府能否应对长期财政挑战。预计美国经济2011年将增长2.5%。在欧洲,金融危机的余波导致了财政危机的发生,同时财政紧缩逆风以及对欧元未来的信心危机也比预期的更早出现。预计继2010年可能增长1.8%后,欧洲经济2011年有望增长2.0%。

  此外,谢尔德预计,日本2010年经济增速可能因基数效应达到3.7%,2011年则仅增长1.1%。

  新兴市场经济存在过热风险

  毫无疑问,新兴市场是全球经济复苏的最主要动力。谢尔德认为,由于新兴市场增长强劲而发达国家疲软,并且新兴市场的风险似乎受到控制,资本自然会流入新兴市场寻求更高的潜在回报。但鉴于增长表现和前景不同,新兴经济体的实际汇率总体上应该相对发达国家货币升值。应该逐步进行的全球经常账户重新平衡也反映了这一点,同时新兴市场实际汇率的升值也会促进全球的重新平衡。

  谢尔德进一步指出,全球由于发达国家出口市场的需求疲弱,新兴市场决策者很可能会加强外汇干预并实行会产生干扰影响的资本管制来抵制名义汇率升值,结果是实际汇率的逐步升值可能表现为国内经济过热和通胀。

  谢尔德认为,部分受到新兴市场经济强劲增长的带动,食品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扬。由于食品在CPI篮子中占比较高,给新兴经济体带来了挑战;更灵活的汇率会让这些经济体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价格冲击。他说,我们看好新兴市场的增长前景,预期2011年的通胀仅从2010年的5.3%小幅上升至5.7%,但通胀超出上限的可能性在提高,从而考验央行的防通胀目标决心。

  展望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极为复杂:货币政策宽松、政府透支、结构失衡、美元波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胀压力增大、资本流动频繁。特别是美国严重依赖政策刺激、欧洲债务危机积弊很深、日本陷入本币升值和通缩的恶性循环。这决定了发达经济体增长缓慢、发展中经济体增长较快的“南高北低”双轨格局明年将延续。旧疾新患并生,冷热格局并存。全球经济复苏艰难而曲折。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