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后危机时代 国际产业转移盯上中国消费市场(3)

2011年01月13日 09:01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抓住产业转移新趋势下的中国机遇

  面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变化,中国应该抓住机遇,变化思路,有效应对。

  1、采取差别性的区域经济引导政策,加快制订区域发展规划

  目前,中国东部地区已进入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阶段,应通过政策措施加快和鼓励东部地区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对中西部地区进行有效引导,一方面要抓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另一方面加强外资政策、市场准入政策、节能环保政策等的引导,发展先进制造业,避免走上传统增长方式和国际分工体系的老路。

  2、有选择地承接国际过剩产能的同时积极打造面向未来的新竞争优势

  发达国家过剩产业向外转移,给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带来了机遇。通过收购国外淘汰企业,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能迅速扩大国内产能,但是如果不能在决定未来竞争中的核心、关键技术以及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可能在新的一轮竞争中又陷入整体落后。因此,中国一方面要有选择地吸收国际过剩产能的转移,另一方面要加强新兴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应用,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3、充分利用市场战略资源,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保护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各国都充分重视发挥国内市场在推动经济增长和培育新增长点中的作用,这也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贸易保护在世界上将有所抬头。中国一方面要积极呼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为本国产品出口扩大市场;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中国庞大的市场资源和市场潜力,促使跨国公司加快向中国的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迫使发达国家逐步放弃对中国的高技术出口管制,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

  4、推动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相结合,促使外资研发机构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前,加速向东道国的技术转移成为跨国公司应对东道国激烈市场竞争的客观需求。中国应加速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转移,通过激励性政策和措施引导外资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开展更多的前沿、基础技术研究,使其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要通过科技资源的适度对外开放,为外资研发机构更多地开展科技创新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创造交流与合作的局面,充分发挥外资研发机构的溢出效应,发挥其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

  5、积极应对围绕原材料基地进行的产业转移的挑战

  随着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原材料和能源的战略地位,中国庞大的原材料加工能力开始受到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中国尽早顺应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寻求更为现实可行的原材料供给路径,保障能源和原材料供给安全,通过对外投资或原材料加工能力的对外转移,在国际原材料的争夺中占据有利位置。

  6、加快新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避免陷入不利的国际分工体系

  中国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制造业基础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但是,要摆脱在传统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低端环节、低附加值的不利地位,必须在科技创新和抢占产业前沿制高点上下功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扩大规模、增加产值,但是,可能对国内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突破起到压抑作用。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