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艺术品市场天价迭出 解密高价拍品“制造链”

2011年01月18日 15:15 来源:中国民航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0年11月21日和22日,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在秋季拍卖中连续拍出两件“天价”书画:3.08亿元的王羲之《平安帖》、1.075亿元的李可染巨幅水墨《长征》。两位买家没有公开身份,但圈内能猜得八九不离十,一南一北,都是近两年在拍卖场上呼风唤雨的大买家,被视为进入艺术品市场的“财富阶层”代表。

  耐人寻味的是被演绎的后续情节:有人注意到,就在拍卖前后几天,这两位买家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在股市上各自都有大宗交易发生,其数额正好接近拍场上两件艺术品的成交价格——可能纯属巧合,但无论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种流入流出的简单对应,至少说明一种趋势:人们看待艺术品市场的心理和视觉,已经被拉入到金融市场的逻辑体系。

  在数字层面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体量增长速度惊人。根据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发布的《2009—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2009年中国艺术品拍卖业的年度成交额为212.5亿元,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第三位;2010年的年度总成交额预计突破350亿元,年增长率将达到75%。而事实上,根据目前已有的不完全统计数字,2010年度中国艺术品拍卖业的总成交额保守估计也超过400亿元。北京保利和中国嘉德的2010年秋季拍卖总成交额分别达到惊人的52.8亿元和41.33亿元,超越了中国香港地区的老牌国际拍卖公司苏富比和佳士得。

  天价迭出

  关于2010年艺术品拍卖市场之疯涨,有各式各样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数字魔术。

  2006年中国嘉德拍卖曾经卖过一件张大千的《天女散花》,当时一位上海买家花了268万元拍走。2010年秋拍,他在北京保利拍卖以6200万元的落槌价把画卖了,创造了一个拍卖的奇迹。

  当2010年12月12日徐悲鸿的巨幅水墨《巴人汲水图》在北京翰海拍出1.7亿元,当时话题全部集中在了这个中国近现代书画的新世界纪录上面。11月22日嘉德刚拍出那张1.075亿元的《长征》,仅过了半个月,新纪录就被《巴人汲水图》覆盖。《巴人汲水图》10年里被拍卖三次,经历了艺术品市场的三次起落。

  1949年冬,一个叫朱良的年轻人跟随解放重庆的队伍进了城。他是个收藏爱好者,抽空去逛旧货市场,遇见聚星诚银行的管家在处理旧书画。看见《巴人汲水图》,懂得美术的他很想买下来,对方开价160万旧币,大约相当于今天的160元。朱良钱不够,先交了10万定金定这画,回部队后把上面发的毛呢大衣卖了120万旧币,凑钱买到了《巴人汲水图》。转业后,朱良担任重庆市粮食局副局长,这幅画一直在他身边。1999年1月,北京瀚海拍卖公司主动联系朱良,定价190万元。后来拍下这画的是河北一位私企业主。2004年,《巴人汲水图》二次拍卖,以1650万元拍出,买家是委托他人举牌,具体身份不清。最近这次天价买家,据说来自基金机构。

  三任收藏者,从传统的收藏爱好者到代表资本投资的基金机构,又正好各自对应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三代藏家群体。对于2010年的拍卖市场,这是一个颇有意味的结束。

  为什么这么贵?

  频出的过亿元纪录成了艺术品拍卖会的放大器,拍卖因而借媒体渠道进入公众视野,具有与财富相关联的观赏性。除了少数经常出入拍卖会的收藏家、买家和业内人士,对大多数人而言,艺术品拍卖就像一个谜团,引发各种各样的猜测而难以得到标准答案。在2010年,最常听到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么贵?什么人在买这么贵的艺术品?

  来自《福布斯》中文版和胡润百富等机构的财富人群报告现在越来越紧密地被艺术品市场研究者引为观照,据此分析购买人群的结构和变化,试图给出答案。胡润百富2010年4月发布了《2010胡润财富报告》,计算出中国有87.5万位千万富豪和5.5万位亿万富豪,这90多万人被称为“中国顶尖消费群体”,而处于塔尖的,是140位资产在1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财富阶层。上海富豪刘益谦目前是唯一在媒体上公开露面的大买家,级别相当的大约还有5位:上海1个,山西1个,北京2个,台湾1个。“他们每人一季拍卖就能买走5亿元以上的东西。”一位拍卖市场观察人士这样说。

  另一个被关注的现象,是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资金的机构化。《福布斯》中文版与中国建设银行最新发布《2010中国私人财富白皮书》,统计至2010年末,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量接近100万亿元,高净值人群将达38.3万人——2009年分别为85万亿元和33.1万人。报告认为,这两项数据的迅速增长,意味着财富管理及私人银行服务将成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引发金融机构的竞争。

  吸引资本关注的艺术品有什么特征?北京荣宝拍卖总经理刘尚勇举了个例子:“宫廷艺术品这几年被追捧,因为它的价值容易被确认,一本《石渠宝笈》就够了。因为是皇帝收藏过的,价值容易被理解,在市场上形成了一个‘皇家收藏’概念,这个概念就是资本给的。内地艺术品市场一年三四百亿元的规模,10个亿的资金就能形成影响力。”

  中央美院教授龚继遂,20世纪90年代曾担任过纽约苏富比的中国书画部主任,他这样解释普通人群对于拍卖成交价格的惊异:他们对财富阶层所持有的财富数量是陌生的,对艺术品在财富阶层中所承担的功能也是陌生的。“艺术品的终极功能是成为区别社会阶层和个人身份的文化载体,而中国的富人在这个经济发展阶段开始需要这个功能。这些功能在古今中外从来就存在,只是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同时也是社会财富和社会地位急剧变动的时代,财富阶层需要统一它的文化载体,这些价格的社会影响力就被放大了。”

  高价拍品的“制造链”

  不论地点是在伦敦、纽约,还是香港、北京,拍卖行对于他们的客户其实只有一种态度:打动尽可能多的人对一幅画或者一个瓷瓶发生尽可能强烈的占有欲望,然后在华丽的厅堂之上,做一场尽可能激烈却看上去姿态优美的追逐游戏,而终极目标只有一个——最高的价格。

  拍卖公司的收益方式主要是抽取买卖双方佣金。内地很多公司原来是各收10%,现在调整到12%。拍卖公司对外公布的成交以及媒体报道的价格,一般都包含佣金在内——为了吸引关注度,数字当然是越大越好。如果成交一件1000万元的画,以12%的比例,拍卖公司理论上可以抽取买卖双方佣金共240万元。

  北京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算了一笔账。以2010年成交总额来排序,北京保利拍卖以91.5亿元排在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第一位,后面是中国嘉德(75.5亿元)、北京翰海(32.1亿元)和北京匡时(26.5亿元)。据赵旭介绍,北京保利拍卖是“全世界宣传费用最高的拍卖公司”,2010年8次往返美国征集拍品,在当地媒体上投入的广告费为20万美元,约合140万元人民币。另外几项成本的计算和其他公司大致相同。“每年印刷6000册图录,几乎全部免费发送,成本2000万元左右。在雅昌艺术网上打广告,一年80万元。加上人员工资。场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成本估算1亿元。我们2010年的利润大概是10亿元以上。”他得出了一个让自己感觉有点好玩的结论:“说起来拍卖倒是一个暴利的行业。”

  但这些只是表面上的数字。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各家拍卖行最大的隐性成本其实在于“担保金”,即为了争夺重要拍品而向卖家预付成交,“如果收10亿元的货,拍卖公司可能要预付1亿元保证金”。

  该业内人士还说:现在预付成交已经变成了拍卖市场的一种常态,往往征集10亿元的拍品,需支付3亿元左右的保证金,比例达到30%。甚至有一部分珍稀拍品,卖主要求支付保证成交的全部金额。如果一季拍卖挣2亿元,预付要拿走近1亿元,那些中小拍卖公司还怎么生存?有些中型拍卖公司在最高峰期也只有支付1亿元担保金的能力,而常态是5000万元。所以由股东借款给拍卖公司成为一种方式,基本上采取集团内部借款,利率相当低,将金融杠杆用到极致。据称,目前,已经有人担心艺术品收益可能“透支了10年”。曾焱

参与互动(0)
【编辑:马丽】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