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2010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公布(图)(2)

2011年01月21日 09:54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坦言,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国际大宗产品价格暴涨、热钱流动,加大了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此外,国内工资在上涨,资源价格在上调,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压力也不小。但目前有两个物质条件决定了不会出现恶性通胀:一是粮食连续7年丰收,粮价稳则百价稳;二是工业品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一些行业还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

  2010年经济数据之GDP

  全年增长10.3%

  初步测算,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

  >>解读既没过热也未二次探底

  马建堂表示,2010年,我国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既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过热,也避免了二次探底,中国经济增速由回落趋于稳定,正在向正常轨道过渡和演进。

  马建堂称,2010年中国经济需求结构的协调性增强,最终消费加资本形成(内需)对经济的贡献率在92%左右。同时,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我们初步测算的结果,2010年和整个‘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的目标基本上可以实现。”

  结构性问题还依然存在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

  “实现高增长付出的代价太高了,从一个简单的数字就可看出——中国的工业增加值中,接近74%都是转移的消耗物化劳动的产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吕政表示。

  “过去的结构和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表示,“从三大需求来看,投资率还在上升;从国民收入分配来看,企业利润增长和政府税收增长明显高于居民收入增长的局面没有大的改变。”

  >>预测今年GDP可能前低后高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如何在调结构、转方式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关系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今年还是要适当让速度保持平稳状态,这样才能有精力抓结构调整,也才有能力把物价总水平控制住。否则,不但物价控制不住,结构调整又要贻误重要时机。”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宏观分析师唐建伟预测,在消费保持平稳增长、投资和出口增速可能回落的情况下,今年经济增速可能“前低后高”,全年增速预计达9.8%左右。

  国家统计局局长现场答问

  四大统计工程确保数据真实

  问:统计局正在进行基本单位名录库、一套表等四大工程的建设,是否能请您介绍一下这四大工程进度的情况?

  答:国家统计局正在研究着手建设四大统计工程,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第一,要建立一个真实完整的、及时更新的基本单位名录库。第二,要建立统一规范、方便企业填报的企业一套表,减轻企业负担。第三,要建立功能完善、统一兼容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第四,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互联网直报系统。被调查单位填报数据以后,直接通过互联网报送国家统计局统一的数据中心,减少层层报送,从而减少那些可能存在的因层层报送而带来的问题。

  如果这些调查是调查系统的调查员做的话,比如物价调查、人口普查,将来我们的调查员通过手持电子终端设备,在市场上、住户家里采集数据,然后通过无线网络直接报送国家统计局,就可以保证源头数据的真实,保证数据汇总的便捷。所以,四大工程建成以后,大致上是这样一个规划的蓝图。

  食品在CPI中的权重会逐步下降

  问:CPI的统计,现在食品权重占到1/3左右,请问在未来有没有一些变化?

  答:CPI的计算中需要选定一定的代表品来代表消费的商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权重不是随意的、主观确定的。决定价格调查代表品权重取决于居民的消费支出比重,我国统计系统对14万户左右城乡居民的统计调查,根据这个调查中的各项比重,比如吃、穿、用、行、娱乐消费的比重,来确定价格代表品的权重。

  现在的城市居民,100块钱的支出里,用于吃的支出30%左右,农村居民在40%左右。在这个现实下,价格代表品就要体现出这种支出的比重,否则就不实事求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的比重肯定会不断下降的,为了体现这个趋势,中国的价格调查中,价格规格品的选择,食品权重也会下降,但是它取决于食品支出的变动,它有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国经济规模超日本

  问:去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好像已经超过了日本,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二了,马局长对此有什么评论?

  答:中国的经济总量虽然不断扩大,但也要冷静地看到我们的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还有很多重大的经济结构需要优化。此外,“中日两国不论谁第二、谁第三,都是两国人民的幸事。”

  一方面要看到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也要冷静地看到,我们的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我们还有很多重大的经济结构需要优化。我们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水和资源还比较高,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质量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马文婷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