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评论:银行海外收购需防步子迈太大

2011年01月25日 09:00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每收购一家海外机构都需要付出和消耗资本金,这对其内部补充资本金造成巨大压力。使得一些银行要么伸手向国家要,要么到资本市场圈钱。

  中国工商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23日联合宣布,双方于1月21日签署了股份买卖协议,工行将向东亚银行支付约1.4亿美元的对价,收购美国东亚银行80%股权。这是中资银行首次控制权收购美国商业银行。(据1月24日《新京报》)

  总部设于纽约的美国东亚银行,是香港东亚银行持有100%股权的全资子公司,目前在美国纽约和加州等地设有13家分行,拥有美国商业银行牌照,截至2010年9月末,美国东亚银行的资产总额为7.17亿美元。从总资产来看,是一家小型商业银行。但是,小型商业银行对于中国工商银行的收购却具有大意义。

  在金融等服务业领域,美国市场准入审批非常之难。目前,中国的招商银行、建设银行虽然在纽约设立分行,但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以及美国对中资银行存在的一些偏见和担忧,业务发展状况需要时间来检验。同时,其网点设立和扩张更需要时间。而中国工商银行通过收购美国东亚银行,不但避免了冗长的审批过程而且还能轻松获得13家分行机构。同时,用1.4亿美元收购资产达7.17美元的美国东亚银行,应该说,这笔账很划算。

  但是,不要认为收购后就会一帆风顺。我们不妨反向思考一下,如果东亚银行在美国经营情况良好,那么,何必卖掉呢?因此,工商银行一定要做好收购控股后具体经营的最困难的打算。

  需要提醒的是,中资银行以及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步伐还是要更稳妥一些。就拿工商银行来说,近年来海外拓展行为不断,目前工商银行在境外28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近200家机构。每收购一家海外机构都需要付出和消耗资本金,本来中资超大型银行这几年资本金压力就很大,监管部门还在不断提高,这对其内部补充资本金造成巨大压力。使得一些银行要么伸手向国家要,要么到资本市场圈钱。

  同时,海外扩张和收购的银行到底经营结果如何,也需要尽快理一理,总结一下,特别是经营风险如何、效益好坏,都需要回头看看。

  金融危机以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规模明显萎缩。然而,中资银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宝钢、中铝等中国大型国有企业不断爆出大动作。摩根大通的一项统计显示,在2010年上半年,中国作为收购方的并购交易额排在美国之后居全球第二位。如果从2003年开始算起,当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只有28亿美元,而如今这一规模已经达到400多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发展速度已经高达70%多。领军中国海外投资并购的是央企、中资大型银行,而相比民营企业却要谨慎得多。显然,这也需要进行更多思考。

  □余丰慧(河南 职员)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