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外贸企业:内销之路尚漫漫(3)

2011年02月09日 13:56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外贸企业转做内销大有“心不甘情不愿”的抱怨情绪。转做内销,不是他们的主动战略规划,而是被动应对之策。

  诚然,不是所有的外贸企业都适合兼顾内销。然而,既然看准了国内市场,就必须主动转变观念和心态,下定决心,不失耐心。

  不是每个内销都有美好结局

  杨朝军把公司现在对内销的补贴比喻成养育自己的孩子。任何一个新事物的成长,都需要辛勤的“灌溉”和耐心的等待。杨朝军相信,眼前的困难都是暂时的,若因为这些困难而错过未来美丽的风景,不只是懒惰,也是懦弱。

  “想做内销的外贸企业很多,但是成功的没有几个。”杨朝军一语道破“出口转内销”的境遇。据他所知,周围的外贸同行中有70%的人都有开拓国内市场的愿望,但是真正坚持下来的却很少。大部分是在连续投入两年,发现没有收益之后就全身而退了。

  杨朝军告诉记者,内销要比出口复杂太多,前期投入也很大。有的企业每年投入三五百万甚至上千万,但是3年过去,发现仍然没有利润,于是就退出国内市场了。他毫不避讳地说,前程家居的国内销售部门目前也是不盈利的。

  “我们每年都在用出口赚来的钱补贴内销市场的开拓,”杨朝军说:“但是我认为这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因为,我们现在做出口拼的是低成本,但是随着国内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成本的提高,我们的竞争力正在丧失。也许不出10年,如果不转型升级,优势就会丧失殆尽。”

  在杨朝军看来,出口是为了今天的“饭碗”,而内销是为了明天的“饭碗”。

  “再不行动就晚了。国外的品牌已经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如果连外资巨头们都把中国作为最赚钱的市场,我们中国的企业为何还要为了那一点点退税、为了以往的惯性错过这么好的机遇呢?”杨健伟说。

  杨健伟认为,困难的确有很多。以结款为例,做出口不存在延迟交款的问题。而内销几乎没有一次性付全款的,都是按比例付款。做惯了外贸,这一点会非常不适应。但是,既然下定决心做国内市场,我们就必须学会去适应。

  艰辛、难做,是许多转战国内市场的外贸人的普遍感慨。但是,时不我待、坚持到底又是他们的共同心声。事实证明,国内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市场的耕耘需要时间、需要耐心,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扶持。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2010年秋交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外贸发展方式重点是在结构、质量、技术、标准上进行转型,同时,商务部还将帮助外贸企业逐步进入国内市场。陈德铭说,相信经过几年时间,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外贸结构会有很大的改变和提升,内外贸市场会连成一体。未来中国的国内市场会明显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国内市场。而为了帮助外贸企业实现内外对接,政府正在通过举办展会和洽谈会、出台税收和融资方面的优惠政策,为外贸企业转内销牵线搭桥。

  作者:李妍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