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重庆在粤老板三招巧应对民工荒

2011年02月18日 11:18 来源:华龙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关注珠三角民工荒之东莞

  特派记者 常宇 李斌 广东东莞报道

  ○2008年起,派得力干将在湘赣渝组建分厂

  ○重视产品的研发,紧盯国际流行服饰动向

  ○今年将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上淘宝卖衣服

  2月16日,大年前一天,广东省东莞虎门镇口村劳务市场,阿燕和同伴伫立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前来询问求职意向的人却寥寥无几。

  阿燕所在的工厂节后要招聘100名工人,在虎门这个广东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像她们工厂这样陷入缺工窘境的还有很多。

  而在一座位置略显偏僻的城中村里,建兴时装厂的重庆开县籍老板麦健却悠然自得坐在办公桌前,虽然他的工厂里还缺十多名工人。

  早在三年前,麦健就感受到“民工荒”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压力,他逐步在湖南、江西和重庆开县设置分厂,将原料和订单交付三地生产,他的工厂业务丝毫不受如今蔓延的缺工影响。

  16日,东莞虎门镇博头工业路,扛着招工牌者来来往往。

  节后200万民工没回东莞

  “今年回来的民工比去年少多了!”东莞市一位出租车司机在东莞客运站拉上记者,他说在他的记忆里,去年大年初十,回流民工就远比今年多。

  东莞是广东省农民工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当地媒体报道称,今年节后农民工回流放缓的情况尤其明显。从东莞市春运办统计的数据显示,节前春运期间,东莞公路、水路及铁路共发送旅客350.9万人次,同比增长7.5%。而截至2月13日,东莞节后11天累计通过公路、铁路回流旅客160万人次左右。这一数据表明,仍有近200万外来工没有回到东莞。

  在广东虎门镇口的露天劳务市场,三百多家招聘企业沿马路两边一字排开,布展台,举招工牌,发传单……形同每年开学时在火车站迎新的各个高校一般。

  “靓仔,做什么的,来看看我们厂!”一家制衣厂的招聘人员向一位走近的年轻小伙子发出邀请,小伙子扭头一瞥招工广告上的工厂地址。“哎,白沙(当地一地名),那么远!”说完,小伙子头也不回的走掉了。

  重庆老板坦然面对民工荒

  很多人可能从历史书上得知“虎门销烟”,但可能不知道你身上穿着的内衣或者外套,就可能是出自这个广东最大服装产业基地。虎门镇常住人口有11.5万,而外来人口就有约50多万。其中,在虎门打工或当老板的重庆人就有约2万人,其中以重庆开县、万州人居多。

  45岁的麦健是重庆开县中和镇人,他的建兴时装厂就在一个位置相对隐秘的城中村里。但从三百多平方米的厂房来看,他的工厂规模并不大。大年初十,麦健的工厂就恢复了运转,到大年十四已经回来了四十多个工人,厂房里大部分的车位上都坐满了工人,到处是一片忙碌景象。

  紧邻厂房的一间房子就是麦健的办公室,他的办公桌正对工厂的入口。45岁的麦健开玩笑说连门卫都省了。23岁时,麦健加入第一批南下大军来到东莞,因为是高中文凭,工厂特地安排他做了管理。“每月工资都能拿到600多元!”麦健说当时,他很满足这个收入,因为当时一个乡镇领导的工资每月也才四五十元。

  干了五年之后,麦健回到开县老家结了婚,在当时的乡政府工作,每个月工资只有千元左右。2001年,麦健不甘心现状又回到了东莞,这次他带来了当时贷来的五万五千元钱,他决定考察东莞服装市场后创业当老板。

  2001年6月26日“禁毒日”当天,麦健的建兴时装厂成立,他一下买了20台车位,招了20多名工人和管理人员。麦健的工人主要以生产女装为主,接的订单也以欧美为主。

  工厂已转向湘赣渝三地

  “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和近三年愈演愈烈的“民工荒”之后,麦健觉察到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服装生产行业已经出现危机,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涨,挤占了像他这种订单加工产业的利润空间。

  2008年开始,麦健开始在湖南永州设置分厂,随后以每年一家的速度,分别在江西赣州和重庆开县设厂。麦健复制分厂的模式为,由得力工人在各地组建,机器设备和原材料都是由他提供,大部分订单都是由这三个分厂,加上虎门总厂的近两百多名工人完成。

  “中西部劳动力价格比虎门低两成左右,而且劳动力资源相对不缺!”麦健分析他的赚钱思路。但是唯一让他有顾虑的是,中西部还没有一个像样的服装生产基地,没有配套服务的产业链。

  “如果政府出台配套的优惠政策,回来办厂的企业肯定多!”麦健说,现在他在开县临江的分厂厂房还设在民房,他准备搬往当地工业园区。他打听了一下,回乡创业的配套优惠政策还不多,硬件配套也不齐备。尽管如此,他还是决定向重庆分厂追加20台车位。

  今年还要搞电子商务

  麦健总结了工厂发展壮大走过的三条路子,最初是靠来料加工赚取利润,那个时候劳动力价格奇低,每生产一条裤子,麦健可以赚到3元钱。

  第二个时期是包工包料时期,由客户制定款式下单,麦健自己采购原材料,组织工人生产,同样的一条裤子,麦健这样算下来可以赚到5元。

  第三个时期是自产自销时期,麦健开始重视产品的研发,开始紧盯国际日韩流行服饰动向,他现在每天都要关注韩国服饰网站,虽然看不懂韩文,但能从大量服饰图片中分析最新款式。“到底性感还是可爱,我们都要有选择!”

  麦健说,他开始高薪聘请服装行业的大学生参与款式研发打版,他也给淘宝上两家服装卖家供货,他出厂价56元的裤子,麦健可以赚接近20元每条,而淘宝卖家直接翻倍标价116元。这其中的巨额利润让麦健很是羡慕,他说争取今年也搞电子商务,不然传统的服装加工行业的路就将越走越窄。

  “民工荒实际在两年前就有了!”虎门镇宣教办主任李世贤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虎门对务工需求有50多万人,然而缺口一直保持在两成左右,也就是约10万人,缺口的“危机感”不仅让企业,而且让当地政府都强烈地感受到。

  为此,虎门镇政府和东莞市政府都想出了浑身解数来招人、留人。”留人要留心,留心关键是要公平公正的待遇!”李世贤说,现在农民工都很辛苦,他认为现在普遍两三千的收入对于他们的劳动强度来说仍显不够。政府也经常召集大企业开会座谈,为企业灌输危机意识。

  一些企业也清醒认识到留人留心的重要性,比如纳税超两亿的休闲服生产销售企业以纯,去年就有20个农民工子女被安排到当地公办学校就读。当地政府也出台一些新政策,留住优秀的“新莞人”。

  “缺口有两成也不见得是坏事!”李世贤最后说,现在回流民工应该达到了六七成,最后可能有约两成10万的用工缺口。李世贤说,出现缺口,企业反而会积极提高工人待遇,保持危机意识,更多的在管理中重视以人为本。

  李世贤对重庆近年来的发展十分羡慕,他说重庆工业基础厚实,中西部现在也在接纳沿海企业内移。在去年,他还被派到重庆参观学习重庆发展经验,参观过长安汽车和力帆摩托等大型工业企业。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