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劳动力短缺背后的隐忧

2011年02月22日 18:11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春节过后,东南沿海的劳动力缺口再次出现,“用工荒”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中西部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增加,东南沿海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劳动者和企业都被推到了一个再次选择的十字路口。劳动力缺口的背后已经不再仅仅是企业能否招到工人的问题,产业布局、薪资水平、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开始在用工荒的大背景下逐渐显现。

  “用工荒”增大企业成本压力

  面对“招工难”,多数企业开始提高薪酬,希望尽快招到人。深圳人才大市场调查显示,71%的参会单位提供的职位薪酬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同样,在佛山、顺德记者调查发现,这里的劳动服务中心给出的最低工资是1500元左右,较去年有大幅的提高。企业给的工资待遇普遍增长了20%左右。

  没有工人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利润,想要招到工人就需要付出更高的工资,提供更多的承诺……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用工荒”3个字背后的压力已远远不再是招不到人那么简单,它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投入。

  在广东东莞和江苏昆山经营着两家精密五金制造企业的张卫东告诉记者,最近两年为了能够保证企业正常运转,他给工人开出的工资已经越来越高了。“以前完成100万元产值需要支付的工资大概是8万元,现在已经上升到了12万元,50%的工资成本涨幅对于我们这些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取胜的小企业而言,压力已经大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日前宣布,从3月1日起,广东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将提高18.6%,其中广州市的标准将增至每月1300元,为目前全国最高。虽然大部分企业开出的工资早已远远高出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可是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意味着加班费和社会保险金支付基数的提高,对于企业而言同样意味着成本的大幅上涨。

  一些工人在受访时表示,各地大幅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给他们要求提高待遇增强了底气。此外,不断上涨的物价,也使很多打工者的薪酬预期“水涨船高”。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年轻劳动力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即使企业主动涨薪,仍然难以满足员工的期望值。

  一方面是打工者不断提高的薪资预期,一方面是企业不断增大的成本压力。提高工人的待遇势在必行,但保证企业的生存又是解决就业的根本,在这二者之间究竟怎样才能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依靠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生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本身的盈利空间并不大,如果劳动力成本调升较多,这些企业就面临亏损。建议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分担成本,提高工资、留住工人。

  产业结构矛盾凸显

  面对日趋严峻的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许多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产业升级。

  东莞新创艺服饰公司的老板辛大平去年花费52万元购进了10台全自动电脑织机,与原先拥有七八台机器,每台机器都需要一个工人的情况相比,现在这10台机器他一个人就可以应付,完全不用请工人。

  对于自己的这项投资,辛大平表示,这也是形势所迫,以往年年缺工,现在不用求人了。通过电脑织机做出来的衣服,不仅缓解了用工难,而且能保证稳定地供货。“很多大工厂也已经换为电脑织机了。但一些小工厂因为前期投资太大,不敢冒这个风险。”辛大平说。

  同样,技术升级也存在于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张卫东告诉记者,目前在国内的精密五金生产领域,很多企业主已经开始大规模进口生产效率更高、造价更贵的车床和仪器以取代人力劳动。

  在人力成本的倒逼之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了升级之路,不过这种“看上去很美”的产业升级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却往往是“不能承受之重”。

  “我们现在采购的先进车床大多是从日本和我国台湾进口的,一次性投入太高,虽然能把10个人的活减少到2个人干,但同时也透支了未来几年的利润。”张卫东告诉记者,劳动力成本压力下的产业升级能够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却使企业的资金链条紧绷,从事多元化生产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几乎被遏制。更为重要的是,现在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大多都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企业要降低成本又只能走提高单位产能这一条路,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无疑又是一个难以走出的怪圈。

  对此,许多专家都指出,目前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出现的用工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反映出中国制造业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利润点单一、自主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对于分散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数以万计的中小制造业企业而言,用工问题已经不仅需要地方劳动部门出面组织招聘对接活动,更需要国家和地方从产业区域合理布局、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提供完善社会保障等多个层面综合发力。

  作者:□ 罗宇凡 付航 邱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