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央企境外资产监管迷雾重重

2011年02月25日 13:42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国资委日前传出消息,拟就央企境外投资亏损追责。对此,有关专家表示,由于亏损难以界定,而且央企海外资产信息披露过少,境外国有资产目前基本上是一本糊涂账,如何监管更是困难重重。

  2月22日,在国资委介绍央企“十一五”改革发展情况和“十二五”总体思路的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表示,国资委相关部门正在研究《中央企业境外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两个文件,希望以科学的亏损认定及追责方式确保国有资产在境外的安全。

  “这两个文件的名称都是‘暂行办法’,说明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研究明白,有不同的建议和不同的选项。”邵宁说。他同时坦言,随着中央企业境外资产的增长,境外资产的监管实际上对国资委来说是一个新课题。有关专家也表示,由于亏损难以界定以及央企海外资产信息披露过少,境外国有资产目前基本是一本糊涂账,如何监管更是困难重重。

  亏损如何界定是难题

  近几年中央企业“走出去”步伐比较快,境外经营总体效益较好。2009年,中央企业境外资产总额占中央企业总资产的19%,当年实现的利润占中央企业利润总额的37%。然而,邵宁也指出,央企“走出去”的风险也非常大,这个风险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

  主观方面,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仍显不足,国际化人才短缺,对国外法律环境、经营环境不甚熟悉;客观方面,中国企业“走出去”所去的地方很多是社会风险、政治风险较高的区域,国际化经营是目前整个国有企业包括央企的一个“短板”。

  事实上,近几年央企海外投资亏损的例子并不罕见,早期有2007年中航油5.5亿美元巨亏案,近期有中铁建承建沙特轻轨净亏41.48亿元事件。如何加强央企海外资产监管,委实让国资委头疼。

  “境外亏损与境内亏损是一样的,是企业就要挣钱,就要对股东负责。出现任何重大亏损,实际都是国有资产的重大损失。从制度上讲,我们要查明原因,明确并且追究责任。”邵宁字句铿锵地指出,目前就是缺乏一套系统的监管体系。

  然而,如何界定亏损缺失是监管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商务部跨国经营研究部主任邢厚媛向记者表示,由于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发生亏损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央企海外工程许多是资源性项目,前期投入巨大,而盈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邢厚媛认为,以单个项目是否盈利来考评并不合理。她建议,考评至少应以一年为基础,或者以管理者的整个任期来考评,应有一个合理的周期,要着眼于长远,不要因为监管捆住央企管理层“走出去”的手脚。她同时指出,应区分是何种风险造成了亏损,如果是政治风险,应由国家政策性保险机构承担;如果是市场风险,则应界定规模、幅度以及哪些是经营者决策失误造成的,并追究其相应责任。

  “监管是个细致的过程,需要科学论证,不可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邢厚媛表示。

  信息不透明增大监管难度

  有关专家表示,中央企业属全民所有,其境外资产的监管也理应由全民监督,而不是国资委一个部门的事情。然而,在央企海外投资信息披露过少的情况下,民众如何进行监督?

  “目前,央企海外资产财务报表没有公开,我们分不清哪些是资产,哪些是盈利,这些信息如不能掌握,监管只能是空谈。”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副研究员李众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应是监管的基础。

  中国社科院公司财务专家时杰也认为,摸不清央企的家底,监管便没有效率,“即使央企境外资产信息不能向社会公布,也应向全国人大公布,因为央企也是全民企业。”他还指出,监管不是单一的技术问题,不能单纯只依靠国资委出台细则规定。

  李众敏则认为,央企境内资产与境外资产的监管应是“一盘棋”,不能分割开来。除了问责制外,还应建立央企境外投资盈利奖励机制,有罚亦应有奖。

  作者:于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