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全国最大"冬菜园"怎么建成的?

2011年02月27日 09:3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广西冬菜面积发展到1300多万亩,每10棵菜就有7棵运往北方,请看——

  南国春来早,菜农卖菜忙。收菜、验货、装车……广西田阳县冬菜地里到处一派繁忙景象。“今年小番茄3元一斤,一亩能收入上万元!”百育村农民黄成海高兴地说。公路上,一辆辆货车满载蔬菜驶过,正运往北方市场。

  经过几年发展,广西冬菜种植面积达到1300多万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秋冬蔬菜供应基地。每年北运秋冬菜800多万吨,约占全区秋冬菜总产的70%,为华北、长三角、珠三角及港澳市场提供了充足货源。

  资源生“金”

  一亩地收益翻几倍,冬无闲田、村无闲人

  春节刚过,宁明县洞廊村村民韦建雄就开始忙起来,田里旋耕机轰鸣作业,连片的马铃薯是满眼绿色。

  “再等个把月就可以收啦!”韦建雄说,同样一亩地,过去他只种两季水稻,收入不高。去年镇里结构调整,他收完水稻种马铃薯,亩收入约3000元,一亩地收益翻了几倍。

  种马铃薯有赚头,去冬老韦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了20亩。“现在村里的冬闲田越来越吃香了,每亩租金涨了几十元。”韦建雄说。

  广西发展冬菜优势何在?“靠独特的资源生‘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说,一是温光条件得天独厚,大部分地区无霜期在340天以上。二是全区有1500多万亩冬闲田。三是生产成本低,效益高,上市时间正好是北方蔬菜空档期。

  “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让最适宜种菜的地方种好菜。”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说,广西各地集中财力推进秋冬菜生产,2010年自治区下拨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秋冬菜生产。目前,广西六大商品菜优势产区基本形成,有6个市蔬菜播种面积超100万亩,26个县超20万亩。

  冬季无闲田、村里无闲人,广西的农业资源优势正变成生产力。近几年全区蔬菜总产每年增速超过5%,成为产值超百亿元的大产业。目前,广西人均蔬菜产量500多公斤,秋冬菜每年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30元以上,实现了“钱粮双增”目标。

  科技给力

  撑起“保护伞”,挂上杀虫灯,让好种子长出好蔬菜

  春节前后的持续阴冷天气,让不少冬菜遭受冻害。然而,在田东县林逢镇东养村里,一片片番茄却长得生机盎然。村民罗美艳说:“给菜田撑起‘保护伞’,抗冻又抗旱。”农技员杨国立解释,她说的“保护伞”是广西农业专家创新集成推广的农作物“三避”技术,覆盖小小一块农膜或一层稻草、秸秆、树皮等,避雨、避寒、避晒。

  “有了好资源,还要让好种子长出好蔬菜,技术推广是关键。”张明沛说,为了让科技落户田间地头,从2009年开始,广西农业部门每年都组织3万名以上工作队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民技术培训,让实用技术落到田间。

  宾阳县黎塘镇司村老支书玉壹初说:“过去单种藕,一亩只产2500多公斤。套种后,莲藕产量不仅达到3000公斤,还能多收500公斤稻谷。”

  广西依靠科技推动蔬菜生产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促进蔬菜产业升级。目前广西商品化蔬菜种植基地中,“三避”技术应用率达93.6%,良种推广率达98%。推广频振式杀虫灯10.66万盏,减少使用农药4000多吨。

  科技嫁接,资源优势显活力。桂林市郊近80%的菜地每年复种达到4—6次;梧州市基本实行瓜豆与绿叶菜间套作;宾阳县建立了2.6万亩的莲藕套种晚稻基地,实现了资源换产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