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抢盐风刮过退盐族登场 网友称不理性应引起反思

2011年03月23日 10:35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抢盐风刮过退盐族登场 网友称不理性应引起反思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闹哄哄的“抢盐潮”来得快,去得也快。然而在抢盐风退后,喜剧性的一幕又出现了,各地近来又出现“退盐潮”。一些人无法达到目的,投诉商家不给退货。

  “退盐族”来了,抢购的盐该不该给退?近日,众多网友们聚集论坛就此展开了激辩。

  1

  抢盐潮之后

  又现退盐潮

  “当初我以10元/包的价格在小卖部买了25袋食盐,现在想退货,可店家不同意”、“前几天抢购的盐太多了,囤在家里根本用不着,想退货却被拒绝。该怎么办?”

  近来,随着政府多个部门相继辟谣,“谣盐”逐渐散去,食盐抢购风波宣告平息。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抢盐潮”后又现“退盐潮”。据报道,某地工商部门17日当天接到600多个投诉电话,反映食盐缺货、断货、价格疯涨等问题,而18日该热线接到的200多个投诉,都是买了大量食盐的人,投诉商家不给退货。近日,央视新闻中也报道,有一位抢购了一整箱食盐的上海老太太,第二天来到超市要求退盐,超市不答应退,结果老太太拨打了110报警,警察赶到现场进行“协调”,最终,超市为老太太退了盐。

  “谣盐”散去,“退盐族”登场。面对“退盐潮”,抢购的盐该不该给退回?最近,众多论坛上,均可见到相关内容的主题帖被置顶在主要位置。与此同时,不少网站还推出了类似“你觉得抢购的食盐能退吗”的投票。

  然而,记者发现,无论是跟帖还是投票,结果惊人地一致,大多数网友们对“抢盐”者退盐的行为都持反对意见,有部分网友则对“抢盐”者表示同情,认为可以退回。

  2

  “退盐”的理由站不住脚

  “整箱抢购的时候根本没想过别人可能会没盐吃,现在却想让别人为自己的行为埋单。”

  “食盐是不能够退的,因为拿回家的食盐,如果加了有毒成份,是存在安全隐患的。”

  “不能退,如果是主妇们买的盐,大可继续用下去,反正是生活所需。但对于上面说到的几箱,几十箱的,更加不能退。这些人太过自私自利,完全未考虑我们,囤积起来好高价出售,赚黑心钱。就让他们慢慢吃吧!”许多网友直言不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网友“大路神”认为,固然看着这些担心盐荒而出现抢盐的人,家里存放着可以吃上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盐,有点可怜,但他们的行为更让人可怜。“抢”本身就是一愚昧行动,退是不符合食品管理相关规定的,再说也是对其他消费者,特别是要食用这些食盐的消费者不负责任。

  “真是可怜又可气!”网友“久泰平”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表示,正是因为听信谣言,碘盐能防核污染,就跟风花高价抢购,有的甚至买了几十包,几年里都吃不完,浪费钱又闹心,着实挺可怜。从这个角度看,商家也应该体谅一下,最好能退货。可这能怨谁啊?抢购时一阵风,脑袋也不想一想,不管多贵抢着买。风潮过后觉得不是滋味就想退货,不给退还投诉。这样怎么能行呀!

  网友“郑敏”则在个人博客中,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一、食品一旦出售,如果不是质量问题,就不应该给退,这会影响第二次销售,让其他消费者购了不放心。她质问道,如果食盐能退,是不是药店里被疯抢的药也应该给退呢?

  二、“退盐”的理由站不住脚。当初并没有人让他们买,是他们自己不用脑子思考疯狂购买的,后果应该自负。这就像某位股民购买了某只股票,是不是股票跌了,股民就可以退股呢?

  三、这些退盐者极端贪心自私,他们成箱抢购食盐,想自己吃上几十年,想到其他市民有可能当晚就无盐下锅了吗?现在相关部门出来澄清食盐足够保证市场供应,他们要退了,如果市场不能保证,他们还会退吗?

  3

  听信谣言的盲从行为不可取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持相反意见,认为应该允许一些人将多抢的盐退回。网友“一觉醒来”觉得因为“抢盐者”也是谣言的受害者,那么多盐,几年也吃不完。下次他们会吸取教训的。

  “本着节约的思想,不造成浪费,本着教育的思想,收点退货费,就允许退回吧。”网友“136888”抛出了这样的理由。

  网友“顶到你置顶”指出,大型商场一般都承诺允许退货的,如果不让退就是失信!失信比抢购影响更大。网友“自由鱼2”强调,一些人更听信谣言,产生缺盐的担心,与不良商家趁机炒作有关。

  “抢盐”和“退盐”在短短48小时时间里轮番上演,某些人在排队“退盐”时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当初“抢盐”的无知

  在跟帖中,不少网友还提出应该针对此次抢盐行为,大家更好地反思,以避免以后有类似的行为出现。网友“额8844”认为,有需求才有市场,有购买能力才有购买的欲望。抢盐之风就折射出一些人的盲目跟风、不经思考的消费观念。自己购买的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予退货,也可给这些人上一堂理性、冷静、正确面对社会生活的课。

  针对“抢盐”引发的争论,有网友提出多个问题提请大家思考:一些人为什么会发生抢盐?原因虽然很多,但假如那些商贩不囤盐,人们会买到高价盐吗?如果无人造遥怎会有人去抢盐?当一些不良商家在哄抬价格时,我们的12315又在哪里?

  网友“沉默寡言”感叹道:这种跟风的闹剧何时能休!遇到危机,听信谣传,不动脑子的盲从,给市场带来了异常的波动,给人们带来了不必要的恐慌,真的该花钱买个教训了。人总是要为自己的无知和轻信买单。

  4

  食品一旦出售

  轻易不能退货

  近日,针对“退盐”,有法律人士表示,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食品的退货非常严格,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食品一旦出售,若不是质量问题,轻易不能退货。

  律师同时指出,可分两种情况,若市民是以明显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的食盐,可凭发票要求商家退货,但若是在超市以正常价格买到的,就不能轻易退货。但从情理的角度来说,多余的食盐对老百姓来说也不好保管,超市有更好的保管措施,可适当接受退货。消费者此次是因为听到社会上的谣言而大量采购了食盐,也不属于不可抗力。因此,建议消费者要理性消费,对自己做的行为三思而后行,不要随便听信谣言。

  对囤积食盐的行为,律师建议,食盐的保质期一般是两年左右,市民囤积的食盐若不是很多,内部消化了就好,若很多,可以赠送给亲戚朋友等。

  记者 张樯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