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大量农产品遭污染 日本首富视察灾区承诺相助

2011年03月24日 14:15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综合外国媒体报道,截至当地时间23日上午9时(北京时间上午8时),日本3•11大地震和海啸遇难人数增加至9408人,登记在册的失踪人数为13786人,另外还有超过2万人至今下落不明。经过数日的抢修,福岛第一核电站6个机组的核反应堆已经相继试通电,这被外界认为是核电站恢复安全的重要一步。受核危机影响,受灾严重的福岛和茨城两县出产的一系列农产品被禁止销售或出口。

  ***5级以上余震不断

  目前,警察已经对8360具遗体完成了尸检,并确认了4670名遇难者的身份,占尸检总数的56%。警方已将这些身份得到确认的遗体移交给了遇难者的亲属。由于火葬场的处理能力已经超负荷,日本厚生劳动省临时决定,允许灾区民众对亲属遗体实行土葬。

  日本气象厅23日表示,该国东北部地区当天接连发生数次强烈地震,其中福岛县磐城市在上午7时12分和36分分别发生里氏6.0和5.8级地震。气象厅称这两次地震均为3•11强烈地震的余震,且这两次余震之间可能还发生了多次里氏5级以上的地震。

  虽然余震不断,但日本当局并没有发布海啸预警,只是敦促有关部门今后仍需警惕强烈地震和海啸的发生。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表示,福岛第一和第二核电站没有在余震中受到损坏,那里正在进行的维修工作也没有受到影响。

  ***6个机组相继通电

  英国媒体23日报道,经过东京电力公司工作人员连日抢修,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至4号机组核反应堆的供电系统基本完全恢复,目前处于通电状态。与这4个机组有一段距离的5号和6号机组核反应堆的外部电力接续工作也已经完成,目前只剩下检修设备和仪器的工作,确认其安全性后即可恢复供电。

  目前,消防队员和东京电力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对2号和4号机组反应堆的水泵进行抢修,以便尽快恢复这两个机组及其核燃料棒冷却水池的功能。3•11灾难发生后,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至4号机组的核反应堆与核废料池丧失冷却功能,导致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其引发的核危机仍在继续。

  日媒称,目前核电站的6个机组核反应堆相继通电,表明事态发展已经在控制之中,这对于恢复核电站安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不过,东京电力公司副总经理武藤荣在接受采访时坦称:“情况确实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现在说已经十分稳定还为时尚早。”

  ***大量农产品遭受污染

  在食品安全方面,日本厚生劳动省23日宣布,福岛县出产的卷心菜、花椰菜等11种蔬菜检测出的放射性物质大大超过《食品卫生法》中设定的暂定基准,部分蔬菜所含放射性物质甚至超标160倍以上。日本首相菅直人也在同一天命令这两个县停止销售和出口一系列农产品,并告诫当地民众也不要吃这些蔬菜。

  厚生劳动省透露,如果一个人连续食用被检测出含放射性物质最多的蔬菜达10天,哪怕每天只吃100克,那么他所受到的辐射量相当于在自然情况下一年所受辐射量的1/2。厚生劳动省指出:“如果持续食用这样的蔬菜,则有可能超过一般人受辐射的安全限度。”

  ***希拉里吊唁遇难者

  据美国媒体报道,该国国务卿希拉里22日前往日本驻美大使馆,吊唁日本3•11大地震遇难者。希拉里在留言簿上写道:“在今后数月乃至数年的灾后重建道路上,我们的祈祷和心灵都与你们同在。”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希拉里“对在地震中失去家人、爱人、朋友和同事的人们表示深切同情”,并强调美国将在日本的灾后重建中继续提供支援。

  同一天早些时候,美国副总统拜登也前往日本驻美大使馆吊唁,并留言寄托哀思。拜登对记者说:“在难以置信的苦难面前,日本人民展现出了不屈的意志。美国会竭尽全力帮助日本。”

  ***日本首富前往灾区

  22日,今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日本首富”的软库集团创始人兼总裁孙正义来到受灾最为严重的福岛县,看望遭受一连串打击的灾民。孙正义当场表示愿意安置一部分灾民,不仅管工作,还会管生活。

  在福岛县田村市,该市市长称希望将市民和政府机构暂时安置到其他地方,在场的孙正义当即回应道,田村市搬迁所需的费用均由软库集团埋单,该集团还愿为田村市市民提供迁居新地后一年的就业和生活费用保障。

  在此之前,孙正义曾宣布向灾区所有的孤儿提供免费手机,可以一直用到18岁,这其间的通话费用全免。

  ***“叛徒”归来遭到排挤

  美国《华尔街日报》23日撰文报道,3•11大地震后,有大量在日的外国雇员“逃离”日本,或选择离开办公室,去往别地避难。现在地震和海啸的灾难业已平息,重建工作正在展开,这些员工目前纷纷回到工作岗位,然而让这些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俨然已经成为其他同事和领导眼中不讲情义的“叛徒”,每日工作生活如履薄冰,备感压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在日美国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地震发生后他立即离开东京办公室前往较为安全的大阪,谁知回来后他的日本同事和上司对他这种不能“同舟共济”的做法非常愤怒,每天对他冷言冷语,不给好脸色看。现在他做任何事都要小心翼翼,以防被彻底孤立。

  不过,有的外籍人士对此并不以为然。在东京开设一家小公司的一位英国人表示,灾难来临时他马上跟自己的合伙人回到了伦敦,首先是因为他们的业务不容任何耽搁,其次与在日本的工作相比,生命显然更为重要。这位男士称:“选择离开我也感到很不好受,有些人肯定会说我是胆小鬼,我本人对此不持反对意见。”  (梁杉编译整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