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名企频现人事地震 让契约精神为职业经理人护航

2011年03月30日 11:4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名企频现人事地震 让契约精神为职业经理人护航
    万科王石有空闲登山,显示管理企业游刃有余。图为王石(左)去年5月份在珠峰展示世博会会旗。资料图片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引入职业经理人进行企业管理,实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真正起步的中国经理人制度发展至今,出现了一批优秀职业经理,一支颇具规模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正在快速成长。

  职业经理人与投资人的互信,双方利益的保障,还存在较明显的道德与制度层面的缺失,职业经理人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也许,通过相关法律制度、企业制度的持续改善,通过经理人与投资人合作契约的具体、规范,中国职业经理人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近日,发生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宗丑闻,是云南绿大地公司涉嫌IPO造假。从绿大地公开的资讯,可以清晰看到中国职业经理人在资本面前的弱势:7个月两换财务总监,几年间公司高管“走马灯”。

  此前半个月,国美电器也发生了备受关注的人事“地震”,我们看到了知名职业经理人怅然离席的背影:国美董事局主席陈晓辞去主席及执行董事职务,纠结多时的黄陈之争,以大股东黄光裕家族胜出而落幕。

  中国职业经理人能走多远?中国职业经理人发展空间有多大?业界发出了诸如此类的疑问。

  1

  职业经理人

  常被赶下台

  绿大地上市造假案曝光后,该公司经理人“朝不保夕”的职业归宿呈现在公众视线中。2009年9月,该公司董事黎钢、董事赵国权因股权变动辞职。2010年6月,公司监事会召集人刘玉红因“个人原因”辞职。去年12月2日,公司常务副总兼财务总监王跃光也申请辞去全部职务,离前任财务总监蒋凯西被免才7个月。

  在国美公司,前董事局主席陈晓曾带领国美成功走出黄光裕入狱事件的阴影,实现公司与创始人的分离。在第二大股东贝恩资本支持下,陈晓一度让黄氏家族推荐的管理人选落空。最终,为了“国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陈晓还是被张大中代替,资本的力量让经理人败下阵来。

  “我刚刚将引进的一位公司高管忍痛割爱了。”深圳市海大装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高峰告诉记者,他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经理人,但称心的少之又少。

  此前,高峰曾与分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对簿公堂,上演了董事长告总经理的现代戏。“那位仁兄在给我干的同时,另立一家相关公司,实际上为自己干,不告他是不行的。”

  2

  成功案例潜藏“基因”密码

  中国社科院法学教授、深圳律师张翔说,他担任企业法律顾问多年,见证了不少老板和经理闹矛盾的事情。前不久,就有一家家族企业聘请的总经理不得不走人。原因是这位经理人大胆改革,按规章办事,开罪了老板的亲戚朋友,后者一齐告状,最终导致聘来的“外人”被赶走。“职业经理人几年换个地方,干不长久,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在目前的中国是常事。”张翔做出如是判断。

  其实,也有职业经理人的成功范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打工皇帝”唐骏以10亿元的身价从盛大转会新华都,创下职业经理人身价之最。在任职仪式上,新华都和盛大老板双双捧场。在深圳,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万科地产董事局主席王石、总裁郁亮都是成功职业经理人的代表。他们引领所在企业走向巅峰,个人的事业也达到令人倾慕的高度。

  在谈到万科与经理人的和谐共生时,郁亮认为,万科对中国企业做出的一个贡献就是牢牢树立了职业经理人的文化。从王石到员工都是职业经理人,靠什么吸引大家做下去?可以归结为“健康丰盛”的万科核心价值观。万科职业经理人的目标和公司目标是一致的,经理人注重公司健康和丰盛,同时也追求自身的健康和丰盛。以拿地来说,万科团队会估定一个价,予以制度化,超过就不出手,也不觉得可惜。“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第一时间站出来,这样才能赢得信任,才能走下去。”2008年万科的业绩第一次没有增长,为了牢记过去二十多年历史上公司第一次增长的中断,包括总部老总在内的管理层一分钱奖金都没有拿。

  招行超常规增长与“明星行长”马蔚华的努力分不开。马蔚华任招行行长已达12年,与大股东招商局相知相惜堪称业界佳话。招商局金融集团董事总经理洪小源说到招行管理团队时,特别强调“结构”和“机制”。他说,招商局高度重视公司治理。招行董事会议案先与其他股东商议,达成共识,而招行任命部门经理,招商局不干预。该管的一定要管,不该管坚决不管,行内没有一件事由内部人控制。这是一种文化,形成了结构、机制。

  3

  让“契约+制度”成就梦想

  像王石、马蔚华一样实现企业、个人的共同成长,是许多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梦想。职业经理人的成功案例能否复制?有没有共同的基因密码?

  张翔的回答是,职业经理人要走得更远,有待现有制度环境的完善和聘用合同的具体、规范。综观许多投资人与经理人闹翻的案例,常见的症结出现在双方互不信任上。一方面,企业老板存“防火防盗防经理”之心,时刻防备经理人反水或跳槽,不与经理人交心,经理人难以实际掌控管理权。另一方面,经理人担心老板过河拆桥,干好了回报不兑现。这样,一遇到危机导火索,双方就可能闹崩。

  陈晓曾不无抱怨地说,在中国,很多民营企业上市以后,创始股东投入的原始货币资本通过上市得到价值增值放大,但是以职业经理人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则很少出现价值增长。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大多数职业经理人是非常冤屈的,而且,创始股东对职业经理人一直采取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

  高峰说,他目睹过经理人“干掉”老板鸠占鹊巢的实例,黄陈之争更增加了老板们的警惕心。不过,在现有的制度背景下,公有财产被侵占处理重,私有财产被侵占处理轻;物质财产被侵占处理严,股权被侵占处理宽,加上经理人良莠不齐,老板们的担心也不是毫无道理。

  张翔开出的“药方”是,首先,要积极推动法律建设,堵塞立法漏洞,进一步加强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同时,企业要加强公司治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让经理人在制度轨道上运行。像王石无论在外登山还是游学,都不影响他对董事局主席职责的履行。

  对于经理人聘用合同书面化与细节化,张翔也表示相关各方应加以关注。作为企业法律顾问,他很少审核老板与经理人签订的聘用合同,对于权利与义务,往往是双方口头约定,是否守约,靠的是彼此的诚信。如果贯彻契约精神,白纸黑字将合同订得严密、具体,责任与回报清清楚楚,双方严格依约而行,人为的随意性减少,双方的猜疑心自然弱化。即使出现纠纷,也可以拿出合同请法院秉公裁判。在有约可依的指引和违约必究的预期下,哪一方想失信都得掂量后果。或许,职业经理人的空间与企业的利益就此都将步入上行通道。

  名词解释

  职业经理人:据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的《职业经理人职业标准》的定义,所谓职业经理人即运用全面的经营管理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独立对一个经济组织(或一个部门)开展经营或进行管理的人员。

  记者 谭建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