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日化品涨价“虚惊一场” 超市促销难提销量

2011年04月08日 14:43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进入4月,在发改委的介入下,曾经宣布涨价的各日化厂家现在又纷纷“暂缓涨价”,曾经沸沸扬扬的“涨价风”演变为现在的“一场虚惊”。7日,记者走访了临沂几家超市发现,各类日化产品价格未起波澜。

  7日,临沂银座商城地下购物超市日化部经理孙守娟告诉记者,4月1日前几天,商场日化类产品销量增加了30%至40%左右,很多市民来购物的时候都顺便多买了一些备用。目前尽管商场的日化用品并没有涨价,个别单品甚至是赔本促销,但市民反应已经趋于平淡,销量并没有增加多少。而抢购了多件洗衣粉、洗发水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在3月28日晚上与家人一起到超市“囤购”了一些日化用品。“我身边不少朋友都买了,至少该买一瓶的买了两瓶。现在既然不涨价了,也算是松了一口气吧。”

  沂蒙大楼日化部孙经理介绍,自3月份以来,商场从没有收到厂家正式调价或者声称暂不涨价的函,只是听临沂分销商的业务员口头说起过要涨价某类单品,现在进价和售价都没有变化。

  据了解,发改委表示,日化用品是群众生活必需品,其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群众的生活,因此,各相关厂家均纷纷“暂缓涨价”,而这场以“成本压力”为由而快速升温的涨价潮,也在发改委的介入调查后戛然而止。

  对此,临沂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齐春宇分析说,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如果涨价企业确实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政府就不应该过多介入,因为日化产品对生产技术没有壁垒阻挡,并不是垄断行业,政府进行管制不但不会起到任何效果,反而会扭曲市场配置,最终企业也有可能通过减量或更换包装的方式保持利润,亦或是在今后形成价格反弹。反之,如果原材料价格并没有上升到企业“不堪重负”的程度,这些要涨价的做法无疑是“自杀式行为”,自然会有市场竞争来决定谁是最后的赢家。 (记者解玉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