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开发开放21周年的浦东“二次创业”前景广阔

2011年04月18日 18: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上海4月18日电 (记者 郑莹莹)4月18日,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的上海浦东迎来开发开放21岁“生日”。

  1990年,当世界目光聚焦这片土地,缘起这里将掀开一场让世人“讶异”的经济蜕变,21载后,人们再度关注,不仅缘起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服务业领域最大投资项目之一的上海迪士尼乐园新近在这里动工,还缘于这片热土拟掀开金融、航运“比翼齐飞”新一轮发展宏图。

  “如果我再年轻一点,我一定来浦东投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任期间访问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时,曾说过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

  他所到访的陆家嘴,有着“东方曼哈顿”的美称,在20年间,从阡陌之间拔地而起一幢幢夺目的金融摩天高楼,420.5米的金茂大厦、492米的环球金融中心、加之正在建设的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厦……当今世界上排得上号的摩天大楼,陆家嘴就占了3座,它们被形象誉为将保佑陆家嘴金融城繁荣昌盛的“三柱高香”。

  伴随着天际线的不断“长高”,浦东这片热土吸引金融机构“蜂拥而至”,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局长施海宁介绍说,截至2010年底,浦东有各类金融机构649家,约占上海金融机构的80%。“十二五”期间,浦东计划吸引金融机构达900家,并着力在推动上交所国际板、服务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下“功夫”。

  以金融等产业为“领头”,20余年,浦东经济总量已从1990年的60亿元人民币跃升到2010年的4700多亿元,113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到浦东投资了近2万个项目,累计合同外资超过560亿美元。

  2009年4月,中国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浦东作为该“两个中心”的主战场,迎来“二次创业”的黄金时期,金融、航运“比翼齐飞”的发展蓝图呼之欲出。

  2010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905万标箱,超过新加坡港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其中浦东新区贡献占比近90%。浦东经济腹地广阔,100多公里海岸线分布着外高桥港、浦东国际机场和洋山深水港,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三个海关特殊监管区,给上海增添了不少“航运筹码”。

  数据显示,目前浦东已云集了近5000家各类航运相关企业,涉及航运金融、船舶交易、船舶保险、融资租赁、海事法律、海事教育等各个产业链环节。

  “十二五”时期,浦东将围绕“增强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这一主线,强化航运功能和航运产业两块增量。浦东经信委主任吴泉国认为,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区,浦东集聚了600余家中外资金融机构和一批国家级金融功能机构,能为上海航运中心走向高端提供足够支撑。

  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航运发展就同金融发展相生相伴。浦东位处长江入海口和东海的交汇处,北接江苏、南临浙江,随着中国“江河战略”向“沿海战略”逐步推进,海西经济区、江苏沿海经济带、辽宁沿海经济带等区域发展规划进一步增强了沿海城市群的整体地位,浦东作为沿海大通道桥头堡的战略地位将更富前景。(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谢宏钰】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