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金砖国家财富路线图:关注市场准入和投资机遇

2011年04月22日 08:07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接受采访的三位专家强调,这三个新兴市场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保护主义,中国企业要想进入当地市场,最重要的是同当地人沟通感情。而在实际操作上,可与关系较好的当地企业合资,或者收购当地企业,这样可以绕开一些贸易壁垒,也可省去手续上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本月中旬在海南三亚召开的金砖国家峰会再次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到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新兴市场国家。对于实业家而言,更多关注的是市场准入和投资机遇。

  在金砖国家里,南非、印度和巴西是三个有着明显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国家。一个如明珠般点缀着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个如大象般雄踞南亚次大陆,一个如美少妇般坐拥南美热带之富庶。三个国家,三个开放的市场,期待着更多的慧眼去发现那里的美、那里的投资价值……

  为了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三个国家的投资环境、市场情况与神秘商机,近日,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的南非问题专家杨立华研究员、《人民日报》前驻印度首席记者任彦、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巴西中心秘书长周志伟。

  接受采访的三位专家强调,这三个新兴市场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保护主义,中国企业要想进入当地市场,最重要的是同当地人沟通感情。而在实际操作上,可与关系较好的当地企业合资,或者收购当地企业,这样可以绕开一些贸易壁垒,也可省去手续上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南非:富矿“藏”在穷人区

  “南非加入金砖国家有着重大意义。金砖国家作为全球性的国际组织,不能也不应该落下非洲。”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南非问题专家杨立华研究员

  在南非投资,首先遇到的一个现象是,当地经济在地域上发展是极不平衡的。那些在不发达地区投资的企业,其经营收入中往往要按一定比例拿出一部分用于发展社会事业,比如为当地人提供职业培训、发放奖学金,等等。

  一位国内某钢铁公司的朋友说,该公司在南非西北省参与的铬矿和铬铁生产项目,投资矿区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比较差。那里有三、四个黑人部落。该钢铁公司在那里建矿建厂后,根据公司对南非政府的承诺,公司每年要把经营利润的1%贡献于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据公司预算,每年大概有180万兰特(约合人民币240万元)用于周围当地部落的经济发展,还给当地人提供培训、奖学金这样的资助,让他们有工作的技能。

  这就是南非,在白人居住区,社会经济高度发达,却往往得不到投资者的青睐。而在边远的部族聚集区虽经济发展落后,却是真正的宝藏之地,因为其中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欢迎外国资金投入开发这些资源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南非有高达近40%的失业率,也急需外来投资扩大就业机会。

  南非是金砖国家里最小的一个,却是非洲最大经济体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更重要的是,南非具有鲜明的经济特点,其矿产资源首屈一指,有着巨大的投资利益。但如果不对当地的法律制度和相关政策做清晰的分析和了解,您的投资将面临风险。

  风险之一:法律制度不清晰。在南非投资矿山,必须熟悉两部法律,即2004年5月,南非政府颁布了新的《矿产和石油资源开发法》以及南非内阁此后又颁布的新法的配套法规——《提高弱势群体在南非矿业领域社会经济地位基本章程》。这两部法律的颁布,是为了将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收归国有,同时支持和鼓励以黑人为主的弱势群体参与资源工业,最终做到使全体南非人民都能平等地参与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和利用。

  但上述法律存在许多问题,对矿业投资环境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例如,根据新法,包括外国公司在内的所有正在南非从事矿业活动的公司必须在2009年和2014年以前先后将公司股份的15%和26%转让给南非黑人公司。但如何转让政府并没有出台详细的规定,包括转让价格等。有些矿业公司称,他们已经感觉到无法按公平市场价格把股权转让给黑人拥有的公司,希望政府就此项条款制定实施细则。

  风险之二:采矿收费大幅提高。根据新法,南非从2009年开始执行权利金征收制度。按照提交的权利金草案,国家以收入为基础对不同矿种征收不同的费率:例如金征收3%、铂族金属征收4%、金刚石征收8%。据专业人士预测,实行新的权利金制度后,每年政府的矿业税收将增加10亿美元。

  新的权利金制度对提高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但对矿山企业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南非矿业协会称,南非新的权利金议案将使金矿企业支付比目前高出3倍的税费,从而将加速该国金产量的下降,严重危及南非作为全球重要金生产国和世界最大铂族金属生产国的地位。

  从总体上看,以上不利因素并不影响南非的投资利益。南非是资源大国。资料显示,南非是非洲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最大的黄金、铂和钯生产国,在世界市场的地位不容忽视。最近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及万国投资研究所分析发表的“万国集团全球市场研究报告”说,南非是全球不包括能源在内的矿产资源范围价值最富有的国家,在世界矿产资源储量排名中高居榜首。这主要得益于该国铂族金属矿储量极为丰富。报告显示,南非矿产资源总价值达24940亿美元。其中铂族金属(主要包括铂、钯和铑)矿资源价值就达22000亿美元,占该国矿产资源总价值的比率达88.2%,而且南非铂族资源价值占到全球的近90%。俄罗斯非能源矿产资源价值为16360亿美元,排在第二位;中国为7170亿美元,排在第六位。

  可以说,南非能够为中国、印度和巴西提供在工业化进程当中所需的一切资源。南非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我国短缺和严重短缺的铁、锰、铬、铂族金属、金刚石、锑、铅、镍等矿产特别丰富,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与我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而在金融服务方面,随着南非经济的发展,金融业也日益发达,资本市场逐渐成熟,为外资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随着金融监管的不断加强,南非的金融环境也日臻完善和安全。南非利用双重货币体系对投资进行管制,其货币有金融兰特和贸易兰特两种。这种特殊的货币体系在有效地吸引外资的同时,还防止了资本的外流,因而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投资的青睐。

  印度:缓慢才能取真金

  “印度是一头大象,有大象的节奏,缓慢,但是稳重。在骨子里,它决不屈从于任何国家,即使是像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它的独立渗透到它的血液里。以前,我们总认为印度是跟着美国跑,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印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印度人信仰印度教,并将其视为精神支柱。这一点是我们考虑在印度发展投资和贸易关系时必须考虑的。”

  ——人民日报前驻印度首席记者任彦

  中印关系发展确实非常良好,经过60年的发展,中印关系进入了快车道。在经济领域,两国的经贸合作每年不断上升,成为中印关系一个亮点。从2004年底,在德里也就20多个中国商人,过节聚在一起,相互非常亲切,到2009年在德里中国商人达到二三千人。2004年在德里商场里几乎看不到中国商品,而现在到印度商场里很多中国的产品,而且有一些小商小贩用汉语招呼你,“你好”、“很便宜”。

  这样好的大环境为投资贸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在印度投资发展实业,一定要塌下心来,认真地学习、领会,慢慢地融入到当地社会当中去,了解当地的习俗、大众的心理、社会文化和家庭。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地获得投资机会和市场。相反,如果你不了解这些,就很容易陷入某种主观的偏见和抵触,不自觉地被当地社会所排斥,生意也就很难做。

  国内一些朋友对印度的印象是“脏、乱、差”,这实际上是对印度的误读。印度如果短暂旅游确实比较脏,比如在德里最大的大圆圈商场,大楼外面有尿迹斑斑,但是这“脏”只是表象,你进入印度人家里还是很干净的。看上去印度社会秩序非常乱,但是印度独立60年没有发生大的社会动荡,所以在“乱”的表象下有自己的秩序。它条件很“差”,又缺水又停电,马路又不好,但实际上要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人民日报》有一个朋友10年前在印度当记者,10年之后又去印度当记者,他感受到印度变化还是很大的,印度的变化是渐进式的,悄悄地崛起,不是突然一夜之间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印度实际上也是在变化,条件也是在改善的。这些是一个匆匆来去的游客不能完全读到的,只有潜下心来观察、揣摩,才会有一些相对客观的了解,也才能达到一种境界。到那时,恐怕印度人会主动找上门来与你谈生意。

  如果您对上述情况有了充分了解,您就可以主动地尝试到印度去把握一些正确的投资机会。

  软件业是印度的支柱产业之一。班加罗尔号称亚洲硅谷,实际上也名副其实。在软件园区内规划十分现代化,风景秀丽,绿化、喷泉处处可见。园区内主要是软件外包公司,还有软件研发公司,其管理都是国际水准。有代表性的有塔塔咨询公司、inforsys(英孚西斯)软件公司等。很多软件设计师是从美国硅谷留学回来的。

  不过,班加罗尔园区与北京的中关村相比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中关村只是卖电脑的地方,虽然号称中国的硅谷。实际上,中国有很多软件园区在建设上是以班加罗尔为榜样的,而不是中关村。比如东北大学软件园区(东软),提出的口号就是打造中国的班加罗尔。另外,苏州也有一些软件园区在打造班加罗尔式的软件研发和外包。

  印度软件业发达还有深层次原因,在于其教育是开放式的,鼓励创新,这就促使印度人具有创新思维,而创新性思维更有利于软件的开发。总的来说,中国在硬件方面好些,印度在软件方面好些。因此,中印两国完全可以进行比较优势的互补。

  另外,印度在互联网的建设方面也不够重视,大城市里可以上网,但在中小城市就无法上网,这是由于电信基础设施落后。

  在基础设施方面,则与其高速增长的GDP极不相称。印度的经济增速达到8%-9%,但那里的机场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电影里差不多,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另外,印度高速公路,尤其是全封闭的高速公路非常少,很少看到8车道的双向高速路。在印度开车,时速很难达到50km以上。柏油马路又窄又破。比如,从新德里到泰姬陵只有250公里,开车却需要四五个小时。

  这是由于印度经济高速增长,中产阶级迅速崛起,汽车很快普及,致使道路设施建设跟不上。

  印度还经常停水停电,在夏天用电高峰期,往往一天停电五六次,家家户户屋顶上都有储水箱,以备停水时之需,但时间长了储水箱里的水都会变质。

  以上这些都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绝佳的投资机会。

  巴西:投资需要高标准

  “我问过一位曾在非洲和巴西都做过生意的老板,开拓巴西市场和非洲市场哪个更难?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在巴西难!’有人认为是非洲市场难,因为那里有不同的种族,但实际上是拉美更难,因为巴西执行很高的环保标准,投资要有环保认证。”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巴西中心秘书长 周志伟

  巴西十分注重员工权益的保护,因而指定了十分严格和完备的劳工法。根据法律,外国企业不能带自己的员工过去,大量员工须在当地雇佣,还要给员工买完善的保险。一个中国老板曾经抱怨说,他的员工不仅要求给自己买保险,还要求给其家人买保险。

  巴西是世界各国当中存贷款利率最高的国家,导致其融资环境也对外资企业不是很有利。巴西存款利率是世界上最高的,达12%以上,而一年期平均贷款利率则高达38%。主要原因是自上世界90年代中期以来,其国内通胀率一直很高,目前是5.8%。控制通胀位居其经济的三大目标之首。这么高的利率使得融资成本很高,不得不寻找国际融资。

  另外,巴西还有很重的税赋。其税收占GDP的40%,还存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重复收税问题。女总统罗塞夫正在推行税赋制度改革,但阻力很大。

  巴西基础设施欠缺,物流成本高,运营成本也高。同时,由于部门之间的责权划分也不明确,行政审批手续繁杂效率低,办许可证、营业执照的周期是世界上最长的。

  以上列举了巴西不利于外来投资的种种因素。尽管如此,巴西人对自己国内的经济充满乐观。前总统卢拉曾说:“巴西是最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也会成为最先走出金融危机的国家。”他的乐观是基于很多现实条件的,首先在于其公共金融系统很稳健,金融抗风险能力很高。另外,巴西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进出口占GDP30%,出口只占15%,对外贸易依存度低,同时,中产阶级力量在壮大。

  尽管有以上不利因素的存在,现在去巴西投资的机遇实在太好了!是全方位的好!巴西有丰富的石油储量和一流的技术,但缺少基础设施,需要中国进行投资。为了鼓励和吸引外资,巴西还在亚马逊州首府玛瑙斯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和免税园。

  2011年将是中巴贸易最关键的一年,将有质的飞跃。2009年中国对巴西的投资不到1亿美元,而去年则达到120亿-130亿美元。主要是中化、中石化和中化勘探的到来,主要集中在能源、铁矿石和初级农产品等领域。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另外,根据金砖国家峰会达成的协议,巴西在国际贸易当中将实行本币结算。这将大大促进两国金融机构在对方国家融资服务深化,使得交易成本降低,从而进一步扩大两国贸易。2009年巴西前总统卢拉曾经探讨过本币结算问题,不过当时有很大难度。随着金砖合作的不断加深,美元地位的不断下降,本币结算必将得到落实。本币结算更有利于巴西工业制成品向中国出口,改善两国贸易的不平衡状态。

  巴西的农产品、能源等领域也都充满投资机遇。巴西女总统罗塞夫在金砖国家峰会期间曾表示:“我们会继续向中国出口中国所需的大豆、铁矿石和石油等商品。但在这些领域我们所向往或追寻的,是生产增值类产品进行出口。巴西需要有高质量的产品出口,从而将巴西的出口带向高增值类产品,因为巴西的贸易战略是使现有的商品增值。”

  她特别提到希望同中国公司进行合资业务,从而制造出更加精良的产品,建立以创新和新领域为基础的合作关系,比如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中国在太阳能领域有很强的实力,这对于巴西很重要。巴西国内有大批生物燃料方面的专家,因此中巴可以建立技术和产业领域的合作。显而易见,巴西在这诸多领域都是向中国企业开放的。

  巴西还将在2016和2014分别举办奥运会和足球世界杯,所以想借鉴中国商界领袖们的经验,通过相应的投资,打造用于举办盛世活动的发展型场馆。见习记者 孙永剑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