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新兴经济体强化资本管制抑通胀

2011年04月22日 08:36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韩国企划财政部和央行21日发表联合声明称,将于4月26日至5月6日对国内银行的外汇衍生品交易展开调查,其结果会作为未来推出更多监管措施的依据。最近几周,由于海外市场通过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大举抛售美元,韩元已触及31个月高位,威胁韩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复苏进程。

  此前一天,韩国企划财政部还宣布,将效法巴西管制资本的手段,从8月1日起对国内银行的海外贷款课税,税率最高达0.2%。

  分析称,韩国最新的管制举措反映出新兴经济体目前普遍面临的困境。发达国家依旧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新兴经济体被迫承受资产泡沫和通胀的双重压力,后者的货币政策也因此陷入两难。靠加息抑制通胀势头的政策往往适得其反,不但会加剧本币升值压力,还导致流动性愈发过剩,通胀压力不减反增。无奈之下,韩国、巴西等新兴经济体近期纷纷采取了加强资本项目管制的措施。

  巴西财长曼特加3月29日表示,对从国外获取的短期贷款和国际债券发行征收6%的金融交易税,这是巴西政府为抑制热钱流入出台的最新措施。曼特加表示,今年前3个月,巴西企业和银行从国外贷款的数额激增至266亿美元,超过去年同期的两倍。去年10月巴西政府开始对进入其国内股市和购买固定收益基金的外国资本收取2%的金融交易税;2011年1月,巴西政府又规定,凡在外汇市场建立超过30亿美元空头头寸,必须将额度60%资金存入央行,以限制外汇市场的投机活动。

  其实,从去年10月份起,随着所谓“货币战”的爆发,泰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等新兴经济体就纷纷加入了资本管制的行列。泰国和韩国在当月恢复或开征对外资购买本币债券的预扣税,韩国和印尼在去年12月收紧本地银行的外债头寸。

  由于今年年初时新兴市场通胀升温,美国经济数据向好,热钱一度回流发达经济体,这使得新兴经济体管制资本的压力减缓。但基于欧债危机未解、美国首季公司业绩不明朗以及日本核危机升级等因素,上月开始资金再次流向新兴市场。全球基金数据服务商E PFR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从新兴市场净流出的资金超过260亿美元,但到4月中上旬,流入新兴市场股票型基金的资金,今年来首次超越发达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本月初正式同意各成员国可以对国际资金流入实施管制,是IM F有史以来首次做出这样的决定。这意味着IM F客观上承认了新兴经济体遏制资本大量流入的必要性,认为它们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国际资金流入实施管制,来保护本国经济发展。

  不过,路透社的文章认为,资本管制不应成为新常态。问题之一是漏洞。管制实施得愈久,抑制资金流的收效就愈低,并且也使企业和个人有违法的诱因。另外,部分经济体可能会以资本管制为由,达到人为操控、让本币和出口更具竞争力的目的,这将引发贸易纠纷并制造另一类危机。

  文章建议,让本币适度升值或许是规避资本管制上述负面效应的选择之一。业内人士注意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与韩国近来都放宽了本币兑美元汇价升值的容忍限度。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攀高并加剧通胀形势的背景下,这些央行让本币升值,正好可适度减缓输入性通胀压力。IM F的数据显示,相对于美元,俄罗斯和亚洲多数国家的货币都被低估了,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的货币遭低估最高达40%。

  肖莹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