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专家:全年物价走势前高后低 物价水平整体可控

2011年04月26日 08:39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季度我国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达到5%,一时间人们担心物价是否会如同脱缰的野马,无法控制。2011年,中国的这根物价曲线究竟怎么画,各方专家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是大家基本上认同,物价水平整体可控。

  今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0%,3月份当月同比上涨5.4%,创32个月以来新高。如今百姓早已在媒体的熏陶下知道,CPI涨幅5%,是通货膨胀的标志。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开始担心未来物价的走势。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研究员范剑平预测二季度CPI指数可能还会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范剑平:二季度CPI的涨幅可能和一季度不相上下,CPI还会在5%左右这样的水平。

  细心的人们可能还记得,去年我国的物价指数呈现的是前低后高的态势,年初的几个月,物价水平一直比较低,徘徊在2.5%左右,直到7月份,物价才呈现出较快上涨的态势。现在当我们计算物价涨幅同比数据时,用今年的高数据与去年同期的低数据相比,同比涨幅自然高,这也就是所谓的翘尾因素,因此有专家预测,上半年CPI不太可能降到4%。而下半年,随着翘尾因素的减弱,政府各种措施的效果渐次显现,物价上涨的动力会逐步减弱。国研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今年下半年物价水平可能逐步回落:

  张立群:现在价格的涨幅不是在上升通道,而是在下降通道,全年物价指数会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目前国际经济形势非常复杂,不排除下半年国际大宗商品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果真这样将对国内物价水平产生较大压力。范剑平正是持这种观点的专家:

  范剑平:国家大宗商品的价格如果下半年继续上涨甚至涨幅比上半年还大,,它有可能会抵消我们的翘尾因素,因此现在还不敢得出结论认为,下半年我们的物价指数会出现下降,所以现在还是要把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作为长期性的任务。

  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陈东琪分析今年我国物价绝不会如脱缰野马一样,一发不可收拾,物价水平总体仍然可控:

  陈东琪:我的基本判断是可控,不会出现螺旋式的严重超越承受能力的状况,前期的政策,以及今年的政策在下半年会显现,物价不会成为脱缰的野马。

  自从去年7月物价节节攀升以来,媒体上关于物价上涨原因的分析就如同雪花般铺天盖地。输入性通胀,劳动力价格上涨,流动性过剩,莫衷一是。本轮物价上涨的背后推手究竟是什么?老百姓的钱袋子如今似乎缩水不少,怎么样才能让老百姓的生活不受影响或少受影响呢?

  什么因素会导致物价上涨呢?原因太多了。不过,按照经济学原理,物价上涨归根结底就两个原因:需求拉动或者成本驱动。当下的需求拉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投机性的需求,比如房地产市场就是如此。需求拉动物价上涨的另一个因素,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汪同三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汪同三:09年新增贷款增加了将近10万亿,2010年增加了8万亿,两者相加达到18万亿,而我们的GDP一年才30万亿,这个茶杯原来1块钱一个,现在就1块五了。

  与需求性拉动相比,成本拉动就复杂多了。国际市场由于美元超发引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处于紧平衡的粮食供求关系以及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都是价格上涨的原因,而且其中的一些成本因素还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比如大宗商品价格我们基本没有话语权。

  汪同三:世界上大宗商品交易都是以美元计价,中东的石油以美元计价,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也以美元计价。由于美元流动性的增加,即使大宗商品供求关系没有变化,它的价格也会上涨。

  油价、肉价、菜价等生活必需品 “涨”声一片。在这样的当口,大概没有什么比“涨工资”这三个字更激动人心的了。最近有关涨工资的消息更是满天飞,工资涨了,人们的消费也会水涨船高,对于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益处多多。然而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提醒大家,工资涨得过快并不是好事:

  范剑平:我们不能因为物价上涨就限制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当然,劳动者报酬决不能涨得越快越好,涨得越高越好,如果不是建立在技术革新,劳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在发达国家就曾出现过工资和物价轮番上涨的恶果,是有很多教训的。

  正因为如此,提供工资的前提必须是控制住物价。与很多新兴经济体的通胀水平比较起来,我们的通胀水平其实并不高,为什么社会反响会如此之大呢?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研究员吴晓华指出:在当前物价水平下,不同人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要增强低收入者的价格承受能力,千方百计保证低收入者的正常生活。

  吴晓华:我们应该多方面来研究,来增强低收入者在物价上涨面前的困难,损失,保证他们过上正常的生活,体面的生活。  (记者季苏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