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为求卖相好用硫磺熏中药 杭州设中药材含硫标准

2011年05月20日 10:32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里疙瘩、黄乎乎的这种,还是右边光洁、雪白的那种?

  多数人也许会选择“漂亮”的。

  那么,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在药店买的中药材,变得“难看”了:山药发黄、易碎;枸杞颜色不够鲜艳;党参颜色暗沉;天麻看上去墨墨黑……温州一家医院的药房主任,甚至拿着一包浙贝母去退货:这么乌漆墨黑的浙贝母,质量肯定有问题!

  然而,杭州市药品检验所的工作人员们,却对这些“长相难看”的中药材大开绿灯。

  这是怎么回事?因为我们可能已经习惯经过硫磺熏蒸“美容”的中药材,以至很多中药材在现出本来面目后,连年轻的专业人士有时都会“失手”。

  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努力打破中药材界的“潜规则”:他们从2009年开始,向所管辖的医疗机构和生产厂家、经销商提出中药二氧化硫残留度的控制标准,努力让市民吃上“无硫”中药材。

  昨天,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中药饮片无硫化专项治理工作。

  用硫磺熏蒸药材,也叫打磺,是中药炮制的一个传统。它是杀虫、防虫的主要手段之一;也可以把药材表皮漂白,使药材外观好看,以便卖个好价钱。

  但不良药商将中药过度打磺,却是为了给中药增加重量。比如党参,过度硫磺熏蒸后,含水量可高达20%~30%而不发霉。

  硫磺熏蒸药材的危害不止于此。

  杭州市药品检验所副所长宋旭峰说,硫磺燃烧以后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气体有一定的吸附,可残留在药材当中;在含硫量过高情况下,二氧化硫还会溶于水,形成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会造成某些药材有效成分受到破坏;使用工业硫磺,还会导致中药材原药残留大量的砷、汞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服用量较大或长期服用,会引起慢性中毒。

  医学研究则已经证明,人体食用硫磺熏蒸过的中药材、食物,会破坏消化道和呼吸道系统,使这些器官的黏膜受损,导致变异;另外,还对肝、肾脏等器官有损害。

  在中药二氧化硫残留度限量国家标准暂时缺失的情况下,无硫化标准如何制定?

  杭州市食药监局向全市中药行业推荐:以低于60ppm(mg/kg)作为控制标准。

  那这一标准又是如何制定的?

  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厅要求,进入韩国市场销售的266个中药品种,必须检测二氧化硫残留量,限量标准要求低于30ppm;而我国目前对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限量规定中,与药材类型相近的干制蔬菜,限量标准要求是200ppm。

  杭州市食药监局副局长陈魁说,结合这两个标准,经过市场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杭州将这一限量标准定为60ppm: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人体每天摄入二氧化硫应低于0.7mg/kg,按成年人50公斤的体重计算,日摄入量不超过35mg应该是安全的;而通常一剂中药的总量也不会超过0.5kg,按照杭州推荐的标准,即便是最高限,日摄入量也不会超过30mg,“我们的建议量,企业努力一下可以实现,对人体也没有伤害,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限度。”

  “我们把这一标准推荐给杭州市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供其对购进的中药材进行检验把关。”陈魁说,凡是杭州市场上销售的、药厂出品的中药饮片,都要遵循这一标准。

  这一标准,目前已经成为杭州地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一个标准;中药材含硫量也成为他们采购时的必检项目;省中医院的药房工作人员特地研究、学习未经硫磺熏蒸的品种;华东中药饮片厂甚至在安徽建立了自己的前加工基地,保证了市场上对这些未经硫磺熏蒸品种的需求。

  作为消费者,我们该如何识别硫磺熏蒸过的中药饮片呢?宋旭峰教了我们两招:

  ●目测法:

  一看:硫磺熏蒸后的中药颜色过于鲜艳。像山药、天麻等正常情况下应呈淡黄色,如果呈雪白色的话,肯定是熏蒸过的;而枸杞子的正常颜色是暗红色,若呈鲜红色,也很有可能是熏蒸过的。

  二闻:硫磺熏蒸后的中药通常会有一股较刺鼻的酸味,会掩盖中药的自然气味。

  三捏:硫磺熏蒸后的中药要比未熏蒸的中药材重且质地柔软,手捏可感觉到含水量特别大。如党参,这种情况就特别明显。

  四尝:硫磺熏蒸后的中药通常口尝会觉得发酸。如天麻,酸得感觉不到本身具有的甜味。

  ●实验法:

  宋旭峰同时给出了一个快速实验法,这个方法,现在浙江不少中药材饮片机构都在使用,对中药材含硫量进行初步筛选。

  这个快速试验的原理,是利用硫磺熏蒸过的药材中含有硫酸根离子的原理,利用氯化钡溶液进行快速鉴定。

  如果出现明显沉淀,说明这个药品可能是被硫磺熏蒸过的,而且二氧化硫的含量比较高。不过因为药材属性的关系,可能会出现部分假阳性。

  宋旭峰说,有兴趣的市民,可以自己做做这个试验,“我们药检所就在艮山东路455号,市民也可以带着药品来我们这里目测;不过个人药材的实验室检测,出结果可能需要一周时间,而且不能出具正式报告。”

  记者 林丹 通讯员 沈建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