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企业赴东欧修高速被“泼冷水”

2011年05月23日 17:58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外媒报道,中国海外工程集团近日宣布,将有千余名中国工人赴波兰修建高速公路,此次承建的波兰A2高速公路项目是中国企业首次中标欧盟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近年来,中国企业陆续在东欧公共工程市场中标。然而,近段时间,欧洲建筑承包商对中国企业不断获取大型工程和可能带来的承包价格下降深表忧虑并不断抱怨。对此,业界专家表示,中国企业应严格遵守当地法规,在工程质量和技术上寻突破,积极实施本地化策略,以此获得海外市场的信任。

  中国海外工程集团近日宣布,将有2000余名中国工人赴波兰修建华沙-柏林之间的高速公路。这一消息在欧洲公共工程界引起了震动,欧洲建筑承包商对中国企业不断获取大型工程和可能带来的承包价格下降深表忧虑。分析认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在东欧市场取得的成绩已经令一些东欧企业感到不安,外媒大肆渲染所谓来自中国的“压力”,看似诉苦,实则为造势,给中国承包企业“泼冷水”。

  因此,业内专家建议“走出去”的企业,严格遵守当地法规,在工程质量和技术上寻求突破,以此来谋求在海外市场的一席之地,并可多雇佣当地员工,有助化解当地民众的抵触情绪。

  东欧业界感到竞争压力

  中国海外工程集团赴波兰承建的项目是波兰A2高速公路项目。2009年9月,由中国海外工程集团牵头,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和波兰贝科玛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在A2高速公路5个标段中一举中标A、C两个标段,这是中国企业和波兰企业首次合作中标的项目,也是中国企业首次中标欧盟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近年来,中国企业陆续在东欧公共工程市场中标,包括匈牙利的铁路网维修项目、罗马尼亚布拉伊拉多瑙河大桥项目等。

  看到来自中国的同行拿走了项目合同,波兰建筑界感到不安。于是波兰业界开始抱怨中国人出的价格低得令人难以置信,由此他们怀疑中国人修建的高速公路是否能够完全达到欧洲标准。

  有消息称,中方中标的报价是13亿兹罗提(约合4.5亿美元),比直接投资方,即波兰国道和高速公路总局预估的28亿兹罗提的价格低了一半还多。

  工信部情报研究所专家冯赫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欧洲企业对于中国企业的指责并不合理。因为中国公司的竞标,符合欧洲国家的有关规定。而且欧洲一向禁止以做亏本生意、进行不公平竞争而获得招标的做法。

  冯赫强调,中国企业采用完全公开的正规方式竞标成功,而且企业给出的报价在正常利润范围之内,并不是仅仅以“拿下”工程为目的、不惜一切代价争取来的,所以这是正当的商业竞争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研究员李谨对记者指出,修建A2高速公路是政府拿纳税人的钱出资,因此把工程交给中国公司,最大的受益者实际上是波兰每一个普通纳税人。中波双方还商定,设计、施工都以雇用波兰人为主,工程高峰期最多将有3000名波兰工人同时参与施工。“无疑,这还将为当地增加就业、吸引投资提供难得的机遇。”李谨说。

  对外承包企业应积极实施本土化战略

  据了解,近几年,在东欧市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合同的数量和金额不断增长。李谨对记者指出,在当今国际化的大环境下,中国承包企业逐步迈出国门、投资海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中国企业在价格占优势的前提下,面对境外竞争对手的排斥,首先要严格遵守当地法律,积极实施本土化战略,多与当地企业合作,多招聘当地人。只要取得当地人支持,问题就容易化解。

  面对外媒对中国企业的偏见和外国同行的职责,冯赫同样建议中国企业要以正规正当的手段参与竞标,不要出现违反国际法律法规的行为,在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赢得市场的认可。“中国企业一定要努力在国际市场树立一个健康的形象,否则,很容易影响日后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冯赫说。

  作者:回旭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