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评论:警惕不对称性经济滞胀

2011年05月24日 11:21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以来,国内外均已出现了不对称性经济滞胀。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浅层次的经济滞胀有可能向深层次的、全面性的经济滞胀发展。目前,中国国内已出现物价上涨压力大、经济增长继续减速的局面,需要人们深思并警惕。

  从全球范围来看,现阶段已经出现了不对称性经济滞胀,主要表现为在美、欧、日发达国家经济低迷、市场疲软、就业不足的同时,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却面临日益严峻的通货膨胀压力。

  中国的宏观经济层面和国内的一些行业也出现了这种不对称性经济滞胀状况。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结构性、浅层次的经济滞胀有可能向深层次、全面性经济滞胀发展,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滞胀,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不对称滞胀将向深层次发展

  所谓经济滞胀,即经济低迷、物价上涨。实际上,今年以来,这种经济滞胀已经部分发生,国内外均已出现了不对称性经济滞胀。或者说,是一种结构性经济滞胀,只是尚未发展成为全面性经济滞胀,尚未发展成为严重程度的经济滞胀而已。

  中国国内一些行业也出现了这种不对称性经济滞胀。最突出的是房地产行业,在销售大幅下降的同时,销售价格依然高位运行,甚至许多地区,主要是二、三线城市住宅价格还在上涨。汽车行业也是如此,今年第一季度产销量同比增幅显著回落。另一方面,橡胶、钢材、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却在大幅上涨,顽强地推高成本,使得今后销售价格上涨推力不断增大。

  从国内宏观层面来看,在整体经济增长减速、许多部门产能过剩、总量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又出现物价全面上涨,尤其是能源、食品、住房等涨价压力很大,以致出现了稳定物价与保持经济增速的调控两难。

  令人担忧的是,虽然现阶段尚未发生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滞胀,还只是一种结构性、不对称性经济滞胀,但这种浅层次的经济滞胀有可能向深层次的全面性的经济滞胀发展。

  物价压力大经济继续减速

  从中国来说,今年以来全国物价指数继续上涨。如果我们将通货膨胀程度划分为温和、中度、严重、恶性4个等级,那么,现阶段中国物价上涨已经超出温和范围,进入了中度通货膨胀区间。

  又由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继续飙升,今年前3个月全国矿石、原油、有色金属、粮食、大豆、棉花等8种大宗商品进口平均价格同比上涨31.7%;第二季度后国内企业开始真正进入原、辅材料高成本时期,以及劳动者工资普遍提高,连续加息又提高了企业资金使用成本等,预计年内通货膨胀依然为高压态势。受其影响,CPI、PPI与CCPI三大物价指数都将高位运行,难以回归温和上涨范围。

  从世界范围看,不仅中国进入了中度通货膨胀区间,而且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物价涨幅更大,有些国家则出现了严重,甚至是恶性通货膨胀。

  不仅如此,中国及其新兴经济体的物价上涨还会向发达国家传导与扩散。欧元区通货膨胀率3月份达到2.6%,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美国也开始面临不断加重的通货膨胀压力。这是因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以及进一步上涨,势必大幅增加新兴经济体的原材料等制造成本,进而推高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商品价格,最终导致全球性通货膨胀爆发。在此前的第109届广交会上,中国出口商品报价普遍出现上涨,开始显示了这方面迹象。即便是订单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也扭转不了这个局面。因为全球所有地区原材料价格都在扬升,而且其他地区加工制造业产品的价格涨幅更大。

  总体来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具有很多不确定性,不排除继续减速、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如果世界经济出现二次衰退,对于中国出口需求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经过多年的强劲增长,2010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家,外贸出口达到了很高水平。由于经济转型与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劳动力价格提高,受人民币加速升值影响,预计全年外贸出口增长空间有限。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外贸出口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2个百分点,开始显露出这方面的迹象。

  而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驾马车”——固定投资也出现了“减力”。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尽管保持较高增长水平,但比去年同期增幅依然回落了1.4个百分点。

  更值得注意的是,持续一两年的紧缩政策对于国内需求增长亦产生了很大抑制,尤其是房地产、汽车这两大支柱产业所受到的冲击最大。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了69.5和63.7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也回落了近21个百分点,这已经是连续两年的大幅回落。

  作者:陈克新 (作者系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专家团资深专家)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